目前澳洲比较通用的算法是澳洲清洁能源委员会推荐的,也是国内绝大多数光伏工程师用来测算的方法。可是我觉得还可以改进的。主要是冬至入射角的问题,因为入射角的采样是从观测站拿到的数据,可是事实上不同地点在相同时间的入射角是不一样的。包括CEC给的表格也只有几个大城市的角度,所以周边城市也只能用大城市的方位角和高度角作为参考。这样的算法给不同的安装合同工使用是可以的,但是如果作为工程测算,是绝对不行的,因为误差的范围是不可调控的。第二就是这种算法的假设条件必须是正南或正北,事实上这种假设在实际应用上是非常理想化的,不同朝向的阵列对相同行间距的后一排造成的遮挡程度也是完全不一样。高度角和方位角对于不同的true solar time,在一个稳定的垂直高度定量前提下是一个函数的变化关系。所以不能用线性变化推断,这和太阳的parabolic行径有关。综上两点所述,目前的算法,是需要改进的。
另外一个就是避免遮挡的时间段选取。我看到一些追求0遮挡的文章提议应该是从早上9点到下午3点,我不同意。选取时间段的长短是直接影响太阳的高度角采样进而决定最优间距的计算的。基于太阳年变化和日变化的路径(sun path diagram),9点的时候,尤其在冬天,是刚刚在往光照强度的峰值攀爬的过程中,小时发电量相比正午是可以选择性忽略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追求峰值日照小时(peak sun hour)这个定量的原因。从9点到3点,期间6个小时。以首都为例,北京的年平均PSH仅仅只有4.2hr或更少(这取决于首都的环境恶化进度),这还是完美的艳阳天的前提,实际应用打折后只有紧紧约3.2-3.7hr左右。所以以浪费将近1米多的距离而减少整整一行的组件来收获可能仅仅只有200-400W/m^2的光照强度的选择,我觉得是不值得的。在夏季阳光充足,日照时间充沛的时候可以很轻松的把冬季丢失的这段能量补足。我建议把理想时间间隔改为10点到2点,以基于4个小时的PSH时间来测算和选取高度角,就合理和实际更多。当然必须承认的是,如果楼顶或工地面积够宽够大,哪怕留出2.5米的距离也是绰绰有余的话,那么自然是0遮挡的时间越长越好。可是在中国这个寸土寸金的国家,这样无疑是断了将来打算扩大系统规模的可能性,不然就要翻新全部的组件安装,需要重新规划和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