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户-光伏|太阳能|PV|技术|质量|认证|标准 - 光伏测试网
用户名: 密 码: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 找回密码
QQ登录
2023年度N型电池技术发展与设备创新论坛     第四届全球钙钛矿与叠层电池(苏州)产业化论坛暨钙钛矿光伏学术+产业+资本融合创新年会
光伏测试网 测试交流 行业研讨 查看正文

Firstsolar弃薄膜投晶硅,汉能汝今能持久否?

2015-2-2 18:29| 发布者: solartest| 查看: 12433| 评论: 0

摘要:   First Solar 放弃坚持 转投单晶硅技术  前两天的一则新闻,First Solar在马来西亚开设了一家生产高转换率单晶硅电池组件的工厂,接下来的十八个月关于该工厂的报道基本会集中在电池的转换率上面。  该工厂10 ...
  不同的战略 重叠的薄膜梦想

  从表面来看,FirstSolar最近中断长期技术愿望标志着几年前开始的大规模重新组织的结束;从积极新增产量到很大程度上保持工厂足迹静止(或减少),并且做一切其他可能的事情推动向前发展。取代新增2GW产量(类似于现有的CdTe生产线)达到4GW,替代方案是利用现有的2GW并将其在五年改造为4GW。在光伏产业范畴,并且当比较FirstSolar的薄膜和晶硅同行的上游战略时,那是FirstSolar投资者日输出的重要收获之一。

  当然,人们可能认为是否效率路线图过于宏大或过重,是否拆分薄膜生产线的前后端将具有成本效益(Uni-Solar和Nanosolar也是这一概念的支持者),或者FirstSolar可以返工多少闲置的设备以节省更多资本支出。但是作为一个概念,战略和路线图有出路,远远超过任何其他人的倡议。并且作为一个额外利益,实现的路线利用每年实现的里程碑显示。

       让我们再次转向汉能的薄膜战略升级。

  在过去的几年中,汉能也重新组织其薄膜在光伏行业中发挥的作用。此前,数千兆瓦的工厂建设在中国,用于非晶硅基生产是唯一重点。Apollo 
Solar是这一大胆的举动中最重要的收购案例之一。在直至2013年底的四年里,对Apollo Solar的投资用于交钥匙非晶硅基薄膜交付达十五亿美元水平。在其最近的年报中,汉能评论道:“本集团目前正在迅速调整生产线。”(对于其薄膜竞争对手,在五至六家工厂调整1-2GW非晶硅基产量的想法可能似乎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

  然而,进入2013年来,汉能却又似乎不再谈非晶硅薄膜,而是开始转向CIGS,转向砷化镓。2015年1月27日,汉能薄膜发电宣布向汉能控股收购 Alta 
Devices公司的全部已发行股本,作价为1,500万美元。这次收购的主要目的在于,汉能薄膜发电将 Alta Devices世界领先柔性薄膜电池的研发能力与本集团的技术资源整合,以达到进一步整合全球薄膜发电技术的长远目标。而在此之前,汉能已经收购了3家在CIGS路线的技术领先企业。汉能薄膜发电副主席、首席执行官代明芳表示,此次收购标志着集团除了拥有CIGS(铜铟镓硒)薄膜发电技术知识产权外,进一步整合Alta Devices世界领先的砷化镓柔性薄膜电池生产技术,为汉能引领全球薄膜发电,开创人类移动能源时代奠定基础。

       援引新闻稿中的话,此次收购后,汉能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强化核心技术的优势整合,使汉能有能力为任何移动、可携带及可穿戴设备提供高效、稳定的薄膜发电电力供应。今后,汉能将继续保持国际、国内市场并重的发展战略,在深化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柔性屋顶、户用发电、汽车应用等现有业务的同时,通过与阿尔塔的技术整合,积极开拓在消费类电子设备,如手机移动充电、远程勘探、汽车、物联网等移动电源领域的业务发展——这完全是和FirstSolar不同的成长路线。在First Solar还在努力做最好的产品、卖最好的产品的时候,汉能想的是怎么通过自己的手把产品应用扩大到更大的范围去。引用NPD Solarbuzz高级分析师Finlay Colville的话,技术市场份额只能自下而上。

       只是,另一篇有关外媒揭穿汉能字母公司内幕交易的新闻,恐怕又要让人质疑,汉能究竟是在玩资本运作、还是在赌薄膜和晶硅的明天?还是在和格力空调合作增加点秀场而已
123
免责申明:感谢您对TestPV的关注。本网站所发布的信息来源于网友投稿、转载或本站原创,不能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仅供参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及原作者,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有版权冲突和其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进行处理。欢迎广大光伏企业和热爱光伏的人士进行投稿,投稿邮箱:info@testpv.com。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领跑者创新论坛公众号二维码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