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柴静的“穹顶之下”让大家对我国能源结构空前关注。调整能源结构才是消除雾霾的根本之道。其实,调整能源结构早已经成为共识,只不过在之前GDP压倒一切的情况下,都是“雷声大、雨点小”罢了。我国早就提出“到201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1.4%;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的目标,而且2014年这一比例已经上升至11.3%。之前的文章《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简介》对此有过介绍,今天发一篇2012年初的旧文,证明我国早就对此进行研究。 当初,我在看这篇文章的时候,感觉写的特别好,非常振奋! 今天看来,这篇文章写的太早,2012年2月份发表,估计是2011年底完成的。那时候的研究者,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之迅速、未来可承担的责任是远远没有预期到的。因此,我觉得结论应该修改一下,实现15%、20%甚至更高的目标,除了依靠水电,更要依靠分布式光伏! ----------------------------------------------------------------------------------------- 正文: 2009年9月22日,***总书记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开幕式上表示,中国将进一步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提出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争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15%的目标将对我国能源发展和结构调整产生重大影响。 一、15%能源结构调整目标的实现路径 实现15%能源结构调整目标必须大力发展水能、核能、风能、太阳能等非化石能源。从非化石的利用方式来看,除了少部分用于直接供热、生产生物燃料外,主要通过发电实现其终端利用,2007年发达国家非化石能源用于发电的比重均超过80%,日本、韩国、法国等超过90%。 发展核电是世界主要发达国家调整能源结构的共同选择,也是我国实现能源结构调整目标的有效选择,但我国核电的发展受核电技术水平、核燃料供应能力、乏燃料后处理、核电设计建造能力等因素制约。如果核电自主化设计和制造技术不能取得较大突破,2020年前难以实现跨越式发展。初步测算,2020年,实现15%能源结构调整目标,核电规模必须超过6000万千瓦。 我国水电资源丰富、技术成熟且开发利用程度较低,充分发展水电是实现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目标必要而又现实的选择,但水电开发受移民和环保等因素的制约。初步测算,2020年,实现15%能源结构调整目标,水电规模必须超过3亿千瓦。 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是当今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环境保护问题的共同选择。但受自然条件限制,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远远低于常规能源,有效利用能量很低。以1亿千瓦的风电装机为例,年发电量约为2000亿千瓦时,仅相当于6400万吨标准煤。风电、太阳能发电近期对于调整一次能源结构的作用有限。但从长远看,规模化发展风能、太阳能发电,对于我国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核电、水电、非水可再生能源并举是实现15%能源结构调整目标最现实的路径。据测算,2020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需求约为44亿吨标准煤左右。考虑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非水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技术经济可行性,实现15%的能源结构调整目标,要主要依靠水电、核电,有三条选择路径:一是超常规发展水电,大力发展核电和非水可再生能源,2020年水电装机达到3.5亿千瓦、核电装机达到6000万千瓦、非水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达到2亿吨标准煤;二是超常规发展核电,大力发展水电和非水可再生能源,2020年核电装机达到8000万千瓦、水电装机达到3亿千瓦、非水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达到2亿吨标准煤;三是水电、核电、非水可再生能源并举,2020年水电装机达到3.2亿千瓦、核电装机达到7200万千瓦、非水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达到2亿吨标准煤。 我们认为三条路径都是需要付出巨大努力才能实现的,其中路径三更现实可行,是优先选择的路径。 表1 我国实现一次能源结构调整的路径 | 类别 | 单位 | 2008 | Jan-20 | Feb-20 | Mar-20 | 利用规模 | 水电 | 万千瓦 | 17260 | 35000 | 30000 | 32000 | 核电 | 万千瓦 | 885 | 6000 | 8000 | 7200 | 非水可再生能源 | 亿tce | 0.9 | 2 | 2 | 2 | 能占一次源消费比重 | 水电 | % | 6.9 | 7.3 | 6.3 | 6.7 | 核电 | % | 0.8 | 3 | 4 | 3.6 | 非水可再生能源 | % | 0.3 | 4.7 | 4.7 | 4.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