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户-光伏|太阳能|PV|技术|质量|认证|标准
当“高大上”的太阳能发电站遇上“土里土气”的农业,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当新电改鼓励企业、家庭“因地制宜”建设光伏等分布式电源时,先行者已取得哪些经验?当“光伏+农业”的概念从模糊走向明晰后,其规模化发展还面临着哪些问题?3月17~20日,记者对江苏光伏农业现状进行了走访调查。 土地资源集约化地少紧缺反成发展利好 根据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到2014年底,江苏光伏发电累计并网装机容量257万千瓦,居中东部第一。能有这样的成绩,光伏农业功不可没。 记者从江苏各地市供电公司获得的信息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江苏已并网或正在建设的光伏农业项目,总装机容量达174万余千瓦,且主要分布在苏北的盐城、宿迁、连云港等城市。 苏北地区装机容量之所以远超苏中、苏南,主要是因为这里有着丰富的滩涂资源和一定面积不适合农作物、树木生长的山坡荒地,非常适合发展光伏农业,而且上马的项目多是地面电站,装机一般都较大。 记者比较发现,若单以装机容量论,江苏是全国光伏农业规模最大的省份,且遥遥领先。个中缘由何在?相对而言,江苏的光伏电站投资环境颇为优越,包括政策支持力度大、产业链完善、并网无障碍等,为光伏农业发展打牢了根基。不过,也并非没有短板。 “在西部建电站最愁并网,在东部建电站最愁用地。”南京中电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新能源公司副总经理葛小华对记者说,江苏经济发达、面积却小,人地矛盾突出,建设光伏电站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土地不足。 而光伏农业这一新模式的出现,恰好为江苏解决光伏电站用地问题找到了突破口。为什么这么说呢?“光伏+农业”,实质就是在不改变土地农业用途的前提下,搭顺风车在土地上部空间利用太阳能发电;至于下部空间,种菜也好,养鱼也罢,一点都不耽误。 “光伏农业具有节约土地、集约化用地的显着优势,而这一优势在江苏体现得更加明显。”江苏省电力行业协会副秘书长祁寿祥告诉记者,“换句话说,土地资源的紧缺,反而成了江苏发展光伏农业的一个利好条件。”另外,有政府部门的重点支持,也是江苏光伏农业快速发展的一大动因。 “地方政府对光伏农业项目一般都持欢迎态度,在用地、配套基础设施、贷款、农业补贴等方面支持的力度,比普通光伏项目要大。”连云港二龙山光伏发电项目负责人郭金龙对记者表示。 2014年出台的《江苏省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实施办法》中也有规定,对利用沿海滩涂、荒山、荒滩和水面建设的光伏发电项目,在土地规划、计划安排时予以适度倾斜。 创新载体渔光互补太火出现“争鱼塘” 就记者掌握的情况来看,全国出现的几种光伏农业形式,包括“光伏+大棚”、“光伏+滩涂”、“光伏+鱼塘”、“光伏+荒山”、“光伏+荒地”等,江苏都有,但各自的数量多寡差别很大。其中,以“光伏+滩涂”、“光伏+鱼塘”居多,另外三者较为少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