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户-光伏|太阳能|PV|技术|质量|认证|标准
围猎汉能铩羽而归 刚刚过去的2014年,是汉能和李河君主席相当风光的一年。汉能薄膜发电(HK0566)的总市值从2013年的330亿一路飙升到2015年2月5日的近1700亿,股价也从0.79元翻了五番,稳稳地站在4元大关以上。汉能薄膜的股价飙涨,推动了其最大股东、汉能控股集团董事局的主席李河君超过阿里巴巴的马云,成为中国内地新首富。然而,在李河君晋级“新首富”的同时,却让资本市场的资深狙击手BHP的创始人Mr.Scott C. Dorey面临数十亿美元的损失。 尽管做空者似乎有备而来。 最初对汉能质疑的消息来自2015年1月28日,英国《金融时报》网站发表报道称“汉能薄膜存在不寻常操作”,再次指出汉能收益过分依赖大股东,而且之前出售电站获利7亿港元有关联交易的嫌疑。其后又有《汉能崛起的背后》(2015年1月28日)、《汉能:如此不寻常》(视频)(2015年2月2日)。接下来,大大小小的网站、论坛中各种翻版自上述两篇文章的评论铺天盖地。 面对负面信息,汉能的回应相当迅速。1月30日,汉能发布公告澄清《金融时报》报道中提出的问题。公告正面解释了汉能的收入来源,以及报道中暗示的汉能出售电站可能构成关联交易的问题。公告表示,大股东汉能控股集团是汉能薄膜发电的主要客户,但近期已经在开拓下游的光伏发电业务,并且将继续开拓不同的客户源,使收入更加多元化。 客观来说,《金融时报》提及的有些问题的确存在,但一些核心表述上,却明显违背了客观公正的立场。 例如,《金融时报》1月28日的报道中引述CharlesYonts的表述称,“市面上一个汉能太阳能板也看不到。”实际上,只要走进欧洲和中国的宜家,Yonts先生就能很容易看到汉能正在销售的太阳能面板。就在1月29日,位于广州的广汽本田还正式宣布,与汉能合作的17MW光伏发电项目完工开始正式发电。 究竟是谁偏偏选择汉能股价一路高歌时而不断质疑汉能呢? 翻阅历史资料可知,2012年11月和2013年1月,BHP公司先后与多家机构签订股票质押贷款融资协议,上述多家机构以高于7折的市值,分别将总计约12亿股的汉能股票质押给BHP,协议到期时间分别为2015年11月和2016年1月。 2013年1月中下旬,当汉能的股价在一个月内从0.25元/股飙升至0.40元/股时,日交易量也突然飙升至5亿至6亿股,而平日里汉能的成交量仅维持在1亿股左右。至2013年12月底至2014年初,在0.9元至1.2元区间再次出现天量成交。不难看出,有投资者在短时间内,刻意趁着负面消息和报告的推出,借势高位沽售汉能。谁知汉能的股价非但没有被打压下去,反而借力于沪港通和移动能源的颠覆式概念,逐渐被市场认可,一路走强。 但做空者已经骑虎难下,只能孤注一掷,加大做空力度和负面消息的传播,试图翻本。有媒体报道说,香港几家券商称,对冲基金仍希望借入然后卖空这家公司的股票,并且从汉能的股价下跌中获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