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户-光伏|太阳能|PV|技术|质量|认证|标准
2008年1月18日,孚日股份公布将投资成立孚日光伏,拟建设规模为年产CIS薄膜太阳电池组件60MW的生产基地,预计2009年第三季度投产。该公司的注册资本为1.8亿元,当年3月又增资至5.44亿元。 一个月之后,孚日紧锣密鼓地再次宣布,与德国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制造商之一ALEOSOLARAG(下称“ALEO”)共同出资设立生产晶体硅太阳电池组件的合资企业,也就是当年7月正式成立的埃孚光伏。公开资料显示,埃孚光伏注册资本达1750万欧元,双方各占50%股权,主要生产晶体硅太阳电池组件。 为了引进技术,孚日光伏还斥资1.12亿欧元向薄膜太阳电池组件生产商JohannaSolarTechnologyGmbH(下称“Johanna”)采购了两条CIGSSe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线。2008年底,孚日股份进一步耗资600万欧元收购了山东孚日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所持有的Johanna股权。 至此,孚日驰骋在光伏业的布局已基本成形。 孚日所在地山东省高密市政府对孚日股份的光伏业务同样寄予厚望。以埃孚光伏、孚日光伏为主的当地光伏产业被称为“高密市经济新亮点”,并定下了到“十二五”末太阳能电池组件年产能达到600兆瓦、光伏产业产值达100亿元的目标。 但上述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孚日股份的光伏战车根本就是“瘸腿”的,在这其中,仅有埃孚光伏曾短暂地为孚日股份带来了收益。 好光景转瞬即逝 2008年8月,投资少、见效快的埃孚光伏首条10MW晶体硅太阳电池组件正式投产,第二条40MW的生产线也于2009年下半年投产。当年,埃孚光伏实现销售收入1.68亿元,净利润416万元。 就在此时,另一则利好消息将孚日股份探路光伏的旅途推向了顶峰。2009年8月,博世公司(RobertBoschGmbH)宣布拟收购ALEO和Johanna超过60%的股份,“孚日股份携手世界500强”的消息迅速提振了公司股价。2010年,埃孚光伏也攀上了业绩的巅峰,实现营业收入3.46亿元,净利润1745万元。 但谁也没料到,就在此后,埃孚光伏开始遭遇“滑铁卢”。2011年其营业收入达5.3亿元,同比大增53%,但净利润却下滑至可怜的15.7万元。
此外,2011年,孚日股份参股的博世太阳能净亏损额亦达2038万欧元。 崔瑜表示,大量企业涌入导致市场迅速饱和,再加上孚日股份的光伏产品以出口欧洲为主,欧债危机、汇率波动、与德方合作出现问题、2011年欧美对我国光伏业开始的强烈抵制等因素都加剧了孚日光伏业务的衰落。 “孚日股份的光伏业务因此受到严重冲击,之前的新增赢利点如今反而成为公司业绩的累赘。”崔瑜直言。 正如江苏阳光一位高管对记者所言:“我们进入光伏行业的时机确实还不错,但持续时间很短。后来做多晶硅的人太多了,行情也不好,已经完全赚不到钱了,公司就撤出来了。” 2013年初,阳光硅业破产,江苏阳光背负着超过15亿元的损失黯然退出光伏业。浪莎集团更是在此之前便已“知难而退”。 见此情景,孚日也开始大刀阔斧地采取措施。2012年9月,孚日宣布清算并解散埃孚光伏,造成的直接损失达2000万~3000万元;此后,孚日集团花费约1000万元将埃孚光伏价值逾1亿元的设备买回。10月,孚日以450万欧元作价将博世太阳能6.4%的股权出售给博世公司;2013年7月,孚日最终宣布拟将孚日光伏5.24亿元注册资本减少至2亿元,而这也被业内认为是孚日欲全面退出光伏业的最重要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