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户-光伏|太阳能|PV|技术|质量|认证|标准
进入6月,光伏行业新政频发,剑指产业整体技术升级缓慢、并网技术标准缺失的发展顽疾。近日,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认监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先进光伏技术产品应用和产业升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此外,“光伏发电并网关键技术标准研究”项目也在6月初通过验收。从“制造”和“应用”两方面市场入手,我国光伏技术产品和发电并网准入标准将进行双升级。 “我国光伏产业规模居全球第一,可这光环的背后靠的是规模化效益,而不是技术与质量效益。我国光伏产业如果还是扮演‘世界加工厂’的角色,未来之路将无以为继。”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在接受中国电力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光伏技术产品应用和产业亟须升级,这已经是一件“非做不可”的事情。此次光伏产品市场准入标准循环递进机制的建立,意味着这将是一场持续而长久的光伏产业淘汰赛。 在光伏产品市场准入标准方面,《意见》在光电转换效率和衰减率两大指标上提出了量化标准。其中,光伏发电项目新采购的光伏组件应满足工业和信息化部《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15年本)相关产品技术指标要求,如多晶硅电池组件和单晶硅电池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分别不低于15.5%和16%、高倍聚光光伏组件光电转换效率不低于28%等。 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单晶硅电池光电转换效率在19%左右,多晶硅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则是18%左右。“组件的转换效率在上述电池数据基础上分别下降2个百分点左右。不难看出,《意见》首轮提出的‘门槛’并不高,我国光伏制造骨干企业普遍都可以达标。”孟宪淦说。 为进一步提高相关企业建立技术优势的意识,《意见》还明确,国家能源局每年将安排专门的市场规模实施“领跑者”计划,要求项目采用先进技术产品。据悉,“领跑者”计划对先进技术产品要求更高,如多晶硅电池组件和单晶硅电池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分别达到16.5%和17%以上。 与光伏上游制造业因光伏产品技术升级缓慢,而缺乏国际市场核心竞争力的情况一样,对于国内光伏应用市场而言,并网标准的缺失,也已经成为推动其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 并网技术标准是保障光伏可靠并网、安全稳定运行和高效消纳的基础。记者了解到,6月3日,“光伏发电并网关键技术标准研究”项目通过验收。这意味着,我国将建立完善的光伏发电并网标准体系,为我国并网光伏电站的建设、验收、运行和维护提供全面指导。 参与并承担了该项目研究工作的中国电科院新能源研究所副主任何国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光伏发电并网关键技术标准研究”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牵头承担,该项目构建了我国光伏发电并网标准体系框架,包括基础通用、勘察设计、施工验收及质量评定、运行维修和并网检测四大类80余项标准。项目还制定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光伏发电并网国家标准13项、行业标准11项,均已发布或报批。 淘汰,或许才刚刚开始。如果说2010年那一轮疯狂扩张及其后的产业洗牌,是确立了光伏上游制造业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技术路线及其产业格局,新一轮的洗牌,将很可能经由下游电站系统的质量与产品性能而拉开竞争者之间的距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