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户-光伏|太阳能|PV|技术|质量|认证|标准
飞速发展 2006年,急需资金扩大产能的李仙寿向英国的投资者们讲了一个关于太阳能光伏产业的“故事”,尽管投资者们对这个刚成立一年的年轻公司所讲的“故事”没有完全听懂,但他们显然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太阳能产业的未来满怀信心。8月8日,昱辉阳光在伦敦创业板上市,成为继无锡尚德之后第二家海外上市的太阳能企业。它以1.5美元一股的发行价成功募集了5000万美元资金。此后股价一路上扬,最高涨到12美元。 2008年1月29日,昱辉阳光又成功地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筹资规模达1.3亿美元。半年后通过增发再次融资2亿美元。 在这期间,2007年,昱辉阳光在河南林州投资了年产300吨多晶硅的项目。这个带有试验性的项目为昱辉阳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于是他又于2008年在四川瑞能投资26亿元,建设年产3000吨多晶硅的项目。 李仙寿飞速前进的同时,李仙德和李仙华的晶科能源也在江西上饶散发出逼人的光芒:2007年,晶科能源硅片产能80兆瓦,实现销售收入7.8亿元,纳税3860万元;2008年,硅片产能扩大至220兆瓦,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纳税1.2亿元。 晶科能源何以有这么多的资金,达到如此快速的发展?“借鸡生蛋。”李仙华说,这一招也是跟李仙寿学的。 2005年,李仙寿从南京中电、无锡尚德、台湾茂迪等公司拿到了数亿的预付款,用这些预付款大大加速了企业的规模扩张;同样,晶科能源也在2007年从下游客户那里拿到了近2亿元的预付款,用这笔钱投资于企业的产能扩张。 但这笔钱依然不能满足投入的需要。2008年,晶科能源开始寻求融资。5月份,新加坡一家私募基金看中了晶科能源,投资3500万美元;8月,深创投等8家基金联合给予晶科能源2000多万美元。 危机之后再上坦途 “2008年8月份那一笔资金拿得真是及时!”李仙华至今还非常庆幸,“如果再晚一点,我们拿不到这笔钱,公司就惨了!” 2008年9月,金融危机气势汹汹席卷而来,国际市场上硅片价格应声而落。“从25美元涨到400美元,用了三四年的时间;但从400美元跌到40美元,只用了半年不到的时间。”李仙华至今还对2008年9月到次年2月那场价格大跌心有余悸。 不过,令李仙华、李仙德庆幸的是,晶科能源拿到钱后,金融危机马上就来了,他们因此就暂停了相关投资。 然而,李仙寿的昱辉阳光却在这次危机中损失惨重。“前几年原材料一路上涨,我们存了不少货;但那一波猛跌,把2008年赚的钱全拖进去了。”李仙寿回忆说,2009年上半年,昱辉阳光碰到了成立以来的最大一次亏损。“不过,2009年下半年开始,市场就回暖了。” 一场疾风暴雨般的金融危机,让三兄弟惊出一身冷汗。李仙寿首先调整了扩张的进度:将产值100亿元的目标从2009年推迟到2010年,而1000亿元的产值目标,则从2015年推迟到2020年。 金融危机对李仙华、李仙德两兄弟来说,算是“有惊无险”。2009年2月,正值金融危机后的资产价格处于“洼地”时,晶科能源就开始与江苏两家太阳能生产洽谈收购事宜,不过一直没有谈判成功。然而2009年6月,仅仅经过不到一个星期的谈判,晶科能源就收购了浙江海宁第一家进入光伏产业的企业——浙江太阳谷能源应用科技有限公司。“太阳谷”是2007年投产的嘉兴第一家太阳能电池片生产企业,2008年销售达4.3亿元,也是昱辉阳光的重要客户之一。晶科能源以近3亿元将其收购后,在原有75兆瓦的产能基础上,又扩建了300兆瓦的产能。 在李仙华、李仙德兄弟进行并购的同时,李仙寿也加紧了并购步伐。晶科能源并购太阳谷后一个月,2009年7月,昱辉阳光花了近3亿元,收购了位于江苏宜兴的无锡佳诚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三兄弟同时走上了并购发展的快车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