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户-光伏|太阳能|PV|技术|质量|认证|标准
上星期天,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在爱荷华州宣布她的“太阳能政纲”。誓言在第一个任期内---如果当选---推动光伏太阳能电池装上千家万户的屋顶。她说要让美国在4年内增加5亿多个太阳能电池板(panel),即让25mm个家庭使用太阳能。鉴于有朋友询问,我谈谈自己的3点看法,分析太阳能中概股里的机会和风险。 1. 对股价影响不大 不必在乎美国政客竞选时的承诺或誓言。当年奥巴马也有过一个梦:2015年,100万辆电动车在路上跑。今天?只有30万辆。太阳能会成为大选期间的话题,因为共和党的布希持相反立场,主张取消对太阳能、风能的政府补贴,也取消对石油、天然气的补贴,总之,取消一切补贴,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双方的辩论,自然对屋顶太阳能起到免费的广告效果(顺便提一下:自上周起,CNBC开始播NRG的屋顶太阳能广告。太阳能广告出现在CNBC上,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但是,这种承诺或者反对,大选完后,都不算数。选民也会很快忘掉。当然,如果克林顿当选,ITC(对太阳能的税务优惠政策)很可能不会在明年年底结束。 2. 近期的重要事件是SunEdison并购Vivint 上周一,SunEdison宣布并购屋顶太阳能安装公司Vivint。这个事件的影响力远超克林顿的梦想,因为华尔街突然出现了一个新的大发横财的典范。Blackstone在2012年投资Vivint,获利7倍(10亿美元)。因此,自今年以来,华尔街的投行、保险公司等纷纷表示进军太阳能。Blackstone上周完美获利退出的故事将激励更多的资金投向太阳能。 3. 中国太阳能公司的前途在四个字:长短内外 中国太阳能行业的资本结构令人难以理解。除一家公司之外,所有太阳能公司的应收账款已经到了让人头晕目眩的地步。这些数字,大家可以自己去看,我不在此一一举出。唯有一家中国公司,应收账款还过得去,现金流也还可以(不是“好”),原因无它:在中国的业务占比较低,其revenue source主要在北美和欧洲。造成这种状况的根子,乃是中国的法律和融资环境。 在美国,项目公司在雇佣EPC公司时,其项目资金就已经100%到位。雇人干活,付钱;买东西,付钱。能做到这样,是因为除了自己10%左右的自有资金外,项目公司可以拿着和电力公司的购电合同PPA,从银行取得贷款。而银行敢给贷款,是因为它知道这些合同是算数的。若发生违约,项目公司和银行可以上法庭,状告电力公司和地方政府。中国没有这样的法律环境。所以,项目公司有项目,但没钱。可没钱,竟然也有EPC公司要来做工程。倒贴垫钱也要做。做着做着,就做出“行业性”的一堆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把上游也恶化了)。所以,太阳能股价要起来,关键不在政府批多少项目,也不是上市公司revenue的增长,而是能否有长期资金投进来,把原来的短债和应收账款置换出去,从而实现资产端和负债端现金进出的配比(match)。这就是行业的“长短”问题。 再者,无论克林顿的话是否会兑现,无论是她还是那个不补贴的布希三世当选,美国的太阳能市场必将继续突飞猛进。美国人是付钱的(因为他们总是能借到,又可随便印)。可以预见,中国太阳能公司的产品在美国市场好景可期。已经有人发表文章,说克林顿的太阳能计划是送$billions给中国。那么,产能在国内,有钱赚的市场却在美国,就是中国太阳能公司(包括逆变器厂商)的“内外”问题。最后,把“长短”和“内外”两个问题结合,就是如何把中国太阳能企业的资金需求,链接美国保险、养老等追求安全稳定回报的(低成本)资本供应。谁能解决好“长短内外”,就买谁的股票。 几个基本数字: 一个家庭每天使用电量约为40千瓦时,需要20块板。5亿块板即等于25mm个家庭。而美国有70mm个家庭住在单立(detached)的所谓别墅型的房子里。即近75-80%的人口住“别墅”。也就是说克林顿要给美国1/3的house装太阳能。中国太阳能板的生产成本已经降到每瓦US$0.30-0.35,可以US$0.50一瓦,US$100一块,大批卖给美国。目前Amazon零售价US$300,Alibaba $150。所以,克林顿计划里的Panel销售总额约为500-1000亿美元,也就是每年100-200亿美元。去年中国向美国销售约为100亿美元(价格可能在$0.80-$1.0/瓦)。克林顿没有说她计划政府拿出多少钱来补贴,而真的细究政府补贴,美国政府对太阳能的年补贴总额不到200亿美元(这个数字的算法有争议)。我们知道,这几年来,美国政府从华尔街拿走了近2000亿的罚款。若拿这笔钱买太阳能板,够用10年,石油公司都要关门了。 吊诡的是:如果没有补贴,太阳能的安装就无法在5年里达到5亿块吗? 5亿块,也就人均一块半。而今天的德国已经是人均2块多。哦,克林顿对太阳能板的承诺,也许是一个本来就要发生的事,就像承诺:“我让太阳明天从东方升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