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户-光伏|太阳能|PV|技术|质量|认证|标准
1.1 指标体系的建立 本文以评价目标即全球光伏产业链竞争力评价作为一级指标,以产业链上游、中游、下游以及支撑能力作为二级指标,分别选择美国、德国、中国、日本、英国、法国、意大利、韩国、澳大利亚、西班牙十个国家作为评价对象。其依据是通过分析十国数据比较十个国家所处产业链阶段,从整体角度出发判断中国光伏产业在国际上所处的阶段,并运用因子分析对指标进行分析评价以此为依据对全球光伏产业链进行竞争力评价并对中国光伏产业发展提出路径提升方案。具体指标确立如表1所示。 本文采用的数据是上述十个国家2007年、2009年、2011年、2013年的多晶硅产量、太阳能电池产量、装机容量等13项数据,原始数据来源于欧洲光伏产业协会(EPIA)、国际能源机构(IEA)、中国光伏产业联盟(CPIA)、OFweek太阳能光伏网、SEIA-SOLARZOOM光伏太阳能网。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时,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一定的处理,主要包括数据的标准化。标准化是为了消除不同数据间的量纲不同和数量级的影响。对数据进行标准化的公式如下:xij=(xij-xj)/Sj。其中:xj=∑ni=1xij/n,S2j=∑ni=1(xij-xj)2/(n-1)。在标准化数据的基础上,展开计算与分析。 1.2 因子分析 以2013年的数据为例,对全球光伏产业链竞争力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对数据资料进行适用性检验,运用SPSS21.0软件,通过计算得到KMO值为0.701>0.7,巴特利特球星检验统计量对应的P值为0.00<0.05,说明满足因子分析的前提条件。根据因子分析原理,建立相关系数矩阵,得出前4个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4.642%,已能够代表原始数据的大部分信息,因此提取4个因子进行分析。为使提取的因子更具命名可解释性,采取方差最大法进行因子旋转,简化因子载荷矩阵的结构,经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见表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