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户-光伏|太阳能|PV|技术|质量|认证|标准
从“互联网+”概念在2015年两会的政府报告出现起,各行业就掀起了一场结合信息通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的产业发展探索和讨论。作为辅助手段,互联网可以赋予光伏产业一双助飞的翅膀;不过光伏产业发展的立足之源,仍是对光伏系统自身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创新。 光伏产业的核心仍是提升系统效率和电网友好性 经过二十年的发展,中国光伏产业成绩斐然。高速成长的背后,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摸索解决,但是,留给光伏产业的核心的问题只有两个:如何让光伏发电更高效?如何让享用光伏电力更便利? 第一个问题就是系统效率的提升,当前的光伏组件对太阳能的转换效率不到20%,组件发出的直流电到并入电网的交流电的转换效率约80%,从整体系统的角度看,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第二个问题就是电网友好性,通过技术发展克服太阳能间歇性对光伏发电的影响,在电能指标上达到传统能源的标准,才能真正融入公共电网而为生产生活便利享用。对这两个问题的持续研究和解决,还是得依靠产业自身在光伏系统优化、关键部件研发等创新工作。 光伏电站一旦建成,最理想的状态也是保持可行性报告中的发电效益,能改变的参数几乎没有,后期发现的重大缺陷也只能通过重复投入纠正,互联网在这里帮不上什么忙。所以,保障发电效益,最关键的还是早期的系统设计、设备选型和质量把控,这也是产业发展、电站投资的核心所在。 电站运维是“互联网+”在光伏产业的价值切入点 光伏电站的运维,是在百亩范围内检测维护成千上万的器件设备,而且人力资源有限。这是施展信息化技术的天然平台,业内企业在升级“互联网+”产品和服务时,不约而同都以此为突破口。 其实光伏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一直都与通讯技术结合紧密,电站需要在短时间内响应电网的调度指令,并协调电站范围内数以万计的器件设备以最优的方式执行,本身就是对通讯和信息化技术的运用。 如果对电站运维的“互联网+”还只是停留在电站内某一线路松动的实时定位,那就只是对已有模式和功能的重新包装和概念炒作,并没有发掘到融合“互联网+”的真正价值。大数据是“互联网+”的重要特征之一,结合海量的电站运维历史数据库,对比实时所收集电站运维信息,实现亚健康状态的诊断和维护提示,和异常表现的快速专业分析,才是“互联网+”在电站运维的真正优势融合。光伏运维企业应对此有清楚的认识,如果对所采集的数据没有筛选、没有对比分析,再先进的通信技术也只是数据通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