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户-光伏|太阳能|PV|技术|质量|认证|标准 - 光伏测试网
用户名: 密 码: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 找回密码
QQ登录
2023年度N型电池技术发展与设备创新论坛     第四届全球钙钛矿与叠层电池(苏州)产业化论坛暨钙钛矿光伏学术+产业+资本融合创新年会
光伏测试网 测试技术 光伏技术 查看正文

微型光伏逆变器

2013-5-2 13:56| 发布者: echo| 查看: 9635| 评论: 0

摘要: 1、微型逆变器的设计质量评估 呈几何级数增加的微型逆变器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你想到了吗? 基于组件功率等级(300瓦)的微型逆变器,与组件本身的基本特性有两个巨大的差异: 1. 组件是单一的二极管结构( ...
       如果要在中央配电箱集中加入第三方的漏电流和直流分量保护,那么,如果有一台微逆变器、或者一条线缆发生漏电,这时只能把这4000多台微逆全部拆下来、逐一排查,这是因为没有漏电故障定位系统,因而无法准确定位是哪里出现了故障。

       如果要在各处加入第三方的漏电流和直流分量保护设备,那么,虽然这可以人工地定位漏电故障,可是这样做的成本将大大超过eGate的解决方案的成本。最让客户无法接受的是,花了分布式的钱,却买了一个“半自动”的“伪分布式”系统,此类系统所带来的经常的人工干预、繁杂的检修,远远超过(传统的)集中式系统所需的维护。而使用英伟力的eGate系统,任何问题都可以实时地定位在16个(一组的)微逆变器和相应的电缆,这包括常规的电气隔离、漏电保护、直流分量以及防雷等问题。

       不彻底的分布式系统的安全性、智能性反而比集中式的还要糟糕。我们暂且称之为“伪分布式系统”。

       光伏行业应该也必须严肃地对待这种“伪分布式系统”所带来的对业主、对电力系统的潜在危害。真正意义的组件级的、智能化的分布式系统,目前只有英伟力的eGate+微逆变器是最佳的解决方案。

       3、基于微逆变器的智能电网:远远不止于数据采集

       智能电网:麻烦才刚刚开始。

       五年前,英伟力即开始研发微逆变器:一个高级的数字电源(发电机)。今天回眸这五年的历程,最终英伟力交付给客户的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智能电网系统。这个飞跃,如果不加解释,很多人都是不能意识到的。

       首先,集中式的逆变器由于数量相对较少,都采取有线方式通讯。而数量巨大的微型逆变器系统的局域网则只能采用无线或虚拟无线方案。无线及虚拟无线的应用于工业级的高实时性、高可靠性设计,本身就是一个全新的、富有挑战的课题。

       我们且不展开讨论智能电网的应用,诸如功率干预、计费认证、地理信息、气象信息、产业用电分布信息、虚拟电厂、电能质量分析、基于专家系统的数据挖掘工作、参与峰谷调节、谐波治理、低压穿越、无功补偿等等,单就数据采集而言,实时性和安全性是必须严格保障的两大永恒的主题。基于电力线载波通讯(PLCC)的局域网如何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和安全性,据笔者所了解,A公司和N公司都存在对此要求认识不足的问题。

       首先,A公司和N公司都采用了深圳R公司的方案,而且是一种“透明”传输的“总包方案”,即R公司提供数据链路层的全套协议封装,只将接口参数开放给A公司和N公司。R公司的产品设计,都是围绕远程抄表展开的,也就是说,一个月收一次数据(数据量小、发送频率极低)。对于这种应用,实时性和安全性都不是他们所要考虑的问题。因为“方案外包”,A公司和N公司的“通讯组”都能力较弱,而英伟力则配备了十多位通讯工程师的团队(具有无线通讯和工厂自动化领域经验),从事基础理论到应用的研究。英伟力已经实现了由单纯的电力电子变换器向智能电网系统的成长,即由单纯的电力电子技术,向工业局域网以及远程数据库技术,并进一步实现结算与高级应用程序方向发展。英伟力已经成长为一家提供完整智能电网方案的公司,而A公司和N公司还只是电力电子公司。

       电力系统一次侧(即发电及输电侧)的系统,电力系统伦理关系明确且固定。基于BFSK(Binary Frequency Shift Keying)的低速电力线载波通讯(PLCC)一直由于其出色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而成为首选。而且,由于配电变压器的自然衰减,一次侧(即发电及输电侧)所使用的电力线载波通讯(PLCC)中的物理信号是相对封闭的,其受外界的干扰则很小。所以,这种明确的系统结构以及封闭性,决定了在电力系统一次侧(即发电及输电侧)应用电力线载波通讯(PLCC)的技术条件比较容易得到满足从而保证通讯质量(不间断性和安全性)。

       而电力系统二次侧(即配电系统末端的用电侧)基于分布式发电系统的通讯系统,还是一个非常新的研究课题,有很多技术、经济甚至是社会和法律制度问题有待深入研究。研究适合于电力系统二次侧的配电网底端的分布式发电系统的电力线载波通讯(PLCC)方案,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还是应用层,都还没有行业标准。英伟力是唯一提出此课题、付诸于认真研究的实际行动,并实现和应用了成熟的技术方案的公司。


免责申明:感谢您对TestPV的关注。本网站所发布的信息来源于网友投稿、转载或本站原创,不能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仅供参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及原作者,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有版权冲突和其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进行处理。欢迎广大光伏企业和热爱光伏的人士进行投稿,投稿邮箱:info@testpv.com。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领跑者创新论坛公众号二维码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