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户-光伏|太阳能|PV|技术|质量|认证|标准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太阳能发电扶持力度增强,以及多晶硅价格下跌、组件成本下降等因素影响,我国光伏电站装机容量迅速增长。据工信部不久前发布的“2015年上半年我国光伏产业运行情况”介绍,截至2015年6月底,我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35.78吉瓦。这意味着“十二五”期间,我国光伏装机从2010年的0.89吉瓦起步,已实现了超过40倍的扩充,提前半年突破了“十二五”35吉瓦的规划目标。 虽然形势喜人,但当前我国光伏产业发展面临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其中光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尤为突出。 融资难制约发展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勃华在7月份的一次行业研讨会上指出,因可再生能源附加费不足、补贴发放程序繁杂等原因,15家光伏电站营运商统计的数据显示,光伏补贴拖欠总额已超过100亿元。 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14年我国光伏装机量仅完成了当年目标的76%,主要原因在于融资上的困难。“我国目前的融资成本是世界上比较高的。比如,一座光伏电站在欧美日的融资利率普遍在3%以下,而我国则普遍高达8%甚至10%。一座光伏电站,如果按每千瓦1万元以及每年发电1000度计算,假定银行利息为10%,这意味着,要达到‘1块钱1度电’才能还上银行利息。”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说。 在今年3月,国家能源局将2015年全国新增光伏电站建设目标设定为17.8吉瓦,比上一年度又增加了27%。而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光伏装机量7.5吉瓦,未完成全年目标的一半,这让很多人担心目标能否顺利完成。 而另一个事实是:对于装机量较小的分布式光伏电站来说,即便是愿意接受10%的利息,也并不容易从银行贷款成功。由于近年来一些光伏龙头企业破产倒闭及一些其他因素的负面影响,商业银行大量收缩信贷,银行不再愿意将钱贷款给“光伏”。 一边是融资难,而另一边则是投资的需求继续增大。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的可再生能源规划则显示,到2017年,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70GW。据此测算,2014~2017年,中国光伏电站需要7370亿元的资金投入。光伏产业链是典型的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融资渠道的畅通与否,对产业的发展壮大至关重要,传统单一的金融融资手段确实很难满足光伏产业迅猛发展的需求。 互联网金融成融资新渠道 在产业自身困难和国家大力倡导“互联网+”的双重背景下,光伏领域开始积极拥抱互联网金融。以“绿能宝”为代表的一批互联网金融平台正在为光伏电站融资打开一扇新窗,一种互联网金融+委托融资租赁+分布式光伏电站的理财产品开始以地铁广告的形式进入普通投资人的眼帘。 “绿能宝”创始人阳光动力能源互联网公司董事长彭小峰向记者介绍,通过互联网将普通投资人和企业手中的零散资金与闲置的资源用于绿色发电、储电、售电与用电,形成绿色能源生态系统,从而实现让人人成为太阳能的生产者、消费者与收获者,形成类似能源界的Uber。即基于一个目前已建或者待建的太阳能电站,个人或企业可花钱购买一个太阳能发电设备,委托“绿能宝”租赁给需要发电的企业和个人业主,通过电费收入来支付个人投资者的电站设备租金。这相当于个人或企业委托“绿能宝”,将其发电设备租赁给有需求的用户,形成一种委托融资租赁模式。“不同于其他互联网金融平台,首先,‘绿能宝’平台的金融基础是融资租赁,以融物为基础来实现融资;其次,‘绿能宝’完全专注于绿色金融;第三,我们希望搭建一个绿色金融和绿色产业的生态系统,而不仅限于互联网金融。”彭小峰说。 据他介绍,自今年1月上线以来,“绿能宝”已经融资近两亿元,项目涉及屋顶、农光互补、鱼塘等。而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在“绿能宝”网站看到,一些小标的起投价只有几十块钱,这确实大大降低了投资门槛。 而光伏企业通过互联网金融渠道融资的方式并不只是“绿能宝”的融资租赁模式一种,今年初,联合光伏集团有限公司与国家开发银行、国电光伏、网信金融等合作,建立“前海众筹光伏电力平台”,尝试以众筹的形式向公众募集1000万元资金开发建设1MW的光伏电站。其他互联网金融平台也逐渐推出一些光伏项目的小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