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户-光伏|太阳能|PV|技术|质量|认证|标准
《两淮采煤沉陷区水面光伏发电规划报告(2016—2018年)》经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组织的评审会审议后,正在经安徽省电力设计院等其他机构进一步完善,并最终等待国家能源局的批复。 先来了解下两淮地区采煤沉陷区国家先进技术光伏示范基地的基本状况吧: 地理位置及区域 两淮地区位于华东腹地、淮河中下游地区。本规划涉及城市包括淮南、阜阳、宿州、亳州、淮北五市。地理坐标为东经116°21′—118°04′,北纬32°25′~34°18′,东连江苏、西接河南、北靠山东。截至2014年底,两淮地区目前开采沉陷地面已超过400平方公里,沉陷土地255平方公里。 本次采煤沉陷区规划涉及到淮北、亳州、宿州、阜阳、淮南五市,总体沉陷面积为78万亩,其中水面面积为38万亩,可用于光伏发电的水面面积约为80200亩。 气象资源 两淮地区气候上属于温暖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季风明显、四季分明。全年无霜期200~250天,年平均气温为14~17℃,全年平均降水量为773~1670毫米。全年日照小时数约为2100小时,光能利用潜力较为可观。 安徽省太阳能资源基本属于太阳能资源第三类地区,皖北低山丘陵的阳坡地区存有零星的第二类地区,总体来讲全省太阳能资源分布差异不大,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在4100MJ/( m2·a)和4800 MJ/( m2·a)之间。 装机规模 综合考虑采煤沉陷区的太阳能资源、工程地质、土建工程布置、交通运输及施工安装条件,结合当地旅游区、自然保护区、基本农田等敏感用地,规划方案选择包括淮北、亳州、宿州、阜阳、淮南5个市共80200亩水面及33457亩陆地用于沉陷区光伏电站建设,初步拟定总装机容量为320万kW。 实施步骤 两淮采煤沉陷区水面光伏发电规划方案总装机容量为320万kW,规划的起始年为2016年,终结年为2018年。规划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2016年,优先邀请具有光伏电站业绩、投资实力大、技术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参与,先在各市分别建设一批示范、实验项目,本阶段拟建设光伏项目容量为120万kW; 第二阶段:2017年,依据已建成并网光伏项目积累的经验,逐步优化采煤沉陷区光伏项目建设并确定开发容量及准入机制,本阶段拟建设光伏项目容量为100万kW; 第三阶段:2018年,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本阶段拟建设光伏项目容量为100万kW。 土地环境 目前,两淮采煤沉陷区总面积约为78万亩,其中水面面积约为38万亩。两淮采煤沉陷区水面平均水深约为6米,部分地区水深超过10米,较难进行有效利用,目前的主要利用方式是水上旅游休闲公园开发和水产养殖。 淮北矿区涉及淮北、亳州、宿州三市,煤矿范围为:东起京沪铁路和符离集-四铺-任桥一线附近,西止豫皖省界;南自板桥断层,北至豫皖和苏皖省界。东西长40~150km,南北宽135km左右,面积约12350km2。根据地质构造的发育特点和地理位置,以宿北断层为界大致将矿区分为北、南两大块。其中北块为濉萧区;南块又被南坪断层和丰涡断层分划为东部的宿县区、中部的临涣区和西部的涡阳区。 淮南市境内现有淮南矿业集团、国投新集能源公司和皖北煤电集团三大采煤企业。目前采煤沉陷区主要分布在凤台县和潘集区、大通区、谢家集区、八公山区、毛集实验区等1县5区,涉及27个乡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