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户-光伏|太阳能|PV|技术|质量|认证|标准
继2015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绿色金融债券公告和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发布《绿色债券项目支持目录(2015年版)》后,国内绿色金融债券业务终于破题:1月27日和28日,浦发银行和兴业银行分别簿记发行境内首批绿色金融债券,获批额度总额达1000亿人民币。这将为可再生能源、节能服务等绿色产业领域带来什么?绿色债券项目支持目录的制定有哪些门道?除了绿债,其它绿色金融领域的未来发展前景如何?能豆君将结合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近日在兴业银行绿色金融债发行研讨会的发言为你一一解答。 首先,何为“绿色债券”?绿债起源于世界范围内投资者对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持续关注,是近年来在国际债券市场上兴起的一个新的债券品种。绿色债券与普通债券的最大区别在于,其募集的资金将专门为可实现缓解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在绿色债券的发展初期,政策性金融机构是发行的主要机构,目前政府机构、国际机构、多边金融机构、投资银行与大型企业等都成为主要的发行机构。 绿色债券优势:新渠道、低成本、解决期限错配 “中国有望成为全世界最主要的绿色债券发行主体",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在兴业银行“绿色金融债发行暨集团绿色金融产品体系发布研讨会”上如此评价绿色债券的前景。马骏认为,绿色金融债在主要有四个方面的优势: 1.为绿色项目提供新的融资渠道:过去主要的绿色金融的融资渠道为金融机构信贷,但信贷的局限性在于期限问题,绿色金融在未来需要有更多的渠道:包括债券、股权融资、基金等。 2.解决企业和银行的期限错配的问题:对银行来说,平均的负债期限为6个月,所以要求银行大量的投放中长期的绿色信贷是不现实的。如果银行可以发3年、5年、7年乃至10年的绿色债券的话,将解决期限错配的问题,明显提升银行对中长期项目绿色信贷的能力。同样,企业也有也有自己的期限错配问题:如果企业只能从银行融资,往往融得的资金是1至2年期的,但是企业想做的项目可能是10至15年的,企业就要面临再融资的风险。 3.未来绿色债的融资成本将比普通债更低:更低的成本一方面要靠市场操作,另一方面要靠体制机制的安排:未来将进一步推动从税收、贴息、担保等角度为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提供更多降低融资成本的方法。 4.为投资者提供新的资产类别:在欧洲有很多“绿色金主”要求投资绿色的债券、股票、指数或者基金。如果未来中国既能吸引国际上的绿色投资者,又能培育国内的绿色投资者,那么一方面可以降低融资成本,另一方面为投资者降低投资风险和满足投资偏好。 马骏认为:“从人民银行发的绿色金融债的公告具体来看,目前已经有一定的激励机制,简化了审批流程,并在资金用途方面也提供了一些便利,例如募集资金闲置期间,发行人可以将募集资金投资于非金融企业发行的绿色债券以及具有良好信用等级和市场流动性的货币市场工具。另外绿色债券可以用来做抵押或者质押,向央行取得再贷款。未来还需要研究和再探索更多的激励机制,来支持绿色债券持续的发债。“ 节能服务、电动车、可再生能源都在本次绿债支持项目目录中 在绿色金融债券公告发布的同一天,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发布了《绿色债券项目支持目录(2015年版)》。目录共纳入了6大类(一级分类)和31小类(二级分类)环境效益显著项目和相关解释说明和界定条件。“我们需要通过制定目录对绿色债券有基本的定义,否则可能会出现所谓“劣币驱逐良币”现象:那些不是绿色的企业或者项目以绿色的名义来发债,最终导致真正绿色的企业和银行不愿到这个市场来做融资。“马骏介绍说。 目录概况 而本次公告与目录发布仅为绿债发行的第一步,“不久的将来相关机构会推出非金融机构发行绿色金融债的指导性意见,将会有企业加入到发债的行列中。“马骏在会上称。 除了绿债,其它绿色金融领域前景如何? 除了绿色金融债之外,马骏还就绿色金融的其它领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绿色产业基金:“发展绿色金融,发展绿色产业基金”,这是五中全会向十三五提的《建议》中的内容,其重要性可见一斑。为什么要发展绿色产业基金?这也和之前提到的传统绿色金融结构有关。过去绿色项目融资主要靠银行贷款,但是实际上许多绿色项目需要进行股权融资,甚至要求现有资本金才能获得贷款。所以未来产业基金,尤其是股权类的产业基金将会是一个重头戏。 通过贴息来支持绿色信贷的发展:中共中央的相关文件中明确提出未来将有更多的“真金白银”激励绿色信贷的发展。如果贴息措施到位,会起到非常好的杠杆作用:例如100%的本金贴3%的利息,将获得33倍的杠杆率,比政府直接花钱投资下1:1的杠杆效率高很多。过去由于管理上的问题,没有把对绿色信贷的贴息做大,未来我们将借鉴德国复兴银行的经验,即通过银行来管理财政提供的贴息将成为方向。只有银行才知道哪些绿色项目是最好的,财政部门不一定有这样的实力。在不久的将来会看到银行来管理地方政府提供绿色信贷贴息的试点。 绿色担保机制:大概10年前,美国政府希望推动新能源的发展,但银行却认为新能源领域的投资存在高风险,并估计这些新能源项目的贷款违约率将达到10%。为此,美国能源部启动了新能源项目的担保机制,最终项目结束后违约率只有2%。也就是说政府用了很少的一笔钱撬动了总量高达300亿美元的项目贷款,推动了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兴业银行也有类似的合作实例,这样的做法非常值得推广,关键问题是如何落地。 银行业开展环境承压测试:这个概念比较新,还没有出现在中央的相关文件中,但潜力巨大,国外做的比较早的是英格兰央行。我个人认为银行应该率先做环境压力测试,工商银行从去年开始已经在进行类似的尝试,把环境高风险领域的贷款(钢铁、水泥、火电等)拿出来,研究如果环境标准提高、全国碳市场建立起来,这些企业的成本、利润、违约率如何变化。也就是把环境风险和未来的信用风险建立一个定量关系,可以提早告诉银行由于这些贷款带给了环境高风险较大的企业,未来的不良率将会上升。投资方了解了这一点之后,也许会重新配置资产,增加绿色产业的投资。 绿色股票指数:2015年上证指数公司推出了“180碳效率指数”,把上市公司当中每家公司的碳排放量做一个估算,算出来后除以公司的销售量,以此比例排序,挑出来一批碳排放强度最低的企业放入指数中。180碳效率指数可以用作未来开发绿色基金产品的基础。欧洲ETF有20%都已经是“绿色”的,而中国的比率只有1%,所以在绿色股票指数和绿色股票指数产品方面中国还有巨大的空间。 强制要求上市公司和发债企业披露环境信息:对于发债企业披露环境信息这一点,绿色债券公告中已经有所要求,未来还需要通过引入第三方认证公司等手段来强化披露。上市公司披露方面多方也在共同推动,去年绿经委已经向《证券法》修法小组建议把强制性的要求上市公司和发债企业披露环境信息加入到《证券法》当中。未来不会一步到位,但环境高风险领域的企业会被率先要求披露,最终扩大到整个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