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户-光伏|太阳能|PV|技术|质量|认证|标准
面对一份“权威榜单”,有人质疑,有人莞尔,也有人沉默。 5月底,也就在SENC前夜,“2016全球光伏电站20强排行榜发布会”上再次爆出惊人的数据:2015年,中国光伏逆变器企业20强总出货量达到35GW。 何以惊人?简单一算便知端倪:据国家能源局统计,2015年我国新增装机容量才15G,即使考虑到2014年发货但2015年装机和2015年发货但2016年装机的部分,意味着还有超过15GW的出货需要由出口完成。 但按照中国海关统计,2015年逆变器出口没有超过5GW。那么,还有15GW的逆变器是否又被卖到火星去了? 虽然我们无以得知某个机构收集数据的可靠性,也无意针对某某排行的权威性,但记者根据业内人士从供应商处获取查询的2015年的实际招标量中标结果及详实数据,逐一对比主流逆变器产商对外公布的数据,可以断定:光伏逆变器行业确实存在普遍的数据造假行为。 为何造假?攫取即期利益并在声势上压倒其它竞争对手是最直接的目的。虽然各方呼吁公平诚信的商业环境久矣,但对于那些喜欢造假的企业而言,可以说“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当一种龌龊的行为逐渐成为一个行业“公开的秘密”,造假之“恶”的影响肯定已不仅仅是“面子上的问题”。 是神话、童话,还是鬼话? 对于企业家来说,创新是灵魂,冒险是天性,而诚信是基石,一个过分夸大宣传并以此为营销风气的企业乃至行业,必然带来商业环境的畸形,劣币驱逐良币,带来非理性竞争。 笔者根据上述实际的招标数据统计发现,2015年中国国内逆变器厂商的实际发货量其实为20.7GW。 其中,阳光电源4月27日发布的年报显示,其2015年全年光伏逆变器全球出货8.9GW,其中国内出货7.7322GW;此外,上能电气国内实际发货2.5GW,特变电工2.5GW,科士达1GW;厦门科华1GW,上海正泰1GW,仅上述六家企业的总发货量就达到15GW,剩余企业的实际发货量也不难算出。 但根据逆变器产商2016年对外公开的数据,2015年国内逆变器厂商发货量超过了26.2GW。而“2016全球光伏电站20强排行榜发布会”公开的20强数据更是达到35GW。类似的数据与实际招标的数据对比出来的巨大“误差”,实在是让人啼笑皆非。 到底哪些企业的公开数据掺了水?为何要将那么多产品“卖”到火星去了? 地球人都知道,吹牛不用上税! 而且一些企业似乎认定:在数据上做做手脚无关大碍,他们知道这基本上不会受到什么惩戒;他们更在乎“欺骗式”的宣传给企业带来的即期利益和“面子”;它们以数字造假的方式夸大销量,意欲先在声势上压倒竞争对手,并试图以此加速在行业和客户面前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形象,从而在未来夺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数据原本是作为反映企业一段时间内奋斗成果或者行业发展参照品的身份出现,其被认为是企业实力、税收证明和未来增长性的体现,被投资人、同业、银行以及政府引用在各自的规划中。 反言之,错误数据对行业危害是巨大的,尤其是在新能源这样一个尚待政府政策引导的行业里,不仅影响政府整体规划,也影响市场价格和企业的合理利润。 “数据造假”乍一看谈不上是多严重的事,实则不然。当那些过去一整年靠汗水与心血打拼出来的真实数据,被其它企业造造假便轻松“超越”,市场公平何在? 所谓“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对于企业家来说,创新是灵魂,冒险是天性,而诚信是基石,一个过分夸大宣传并以此为营销风气的企业乃至行业,必然导致商业环境的畸形,劣币驱逐良币,带来非理性竞争。 由此推之,在逆变器行业乃至新能源行业,那些一夜之间在中国横行无忌的漂亮数据和创富故事,有时候可能是神话,有时候可能是童话,但也很有可能是唬人的鬼话。 如果进一步分析,对于一个承担着调整全球能源结构,助力解决全球气候变化,事关子孙后代福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来讲,数据造假对其的伤害又何止于此。 成王败寇,有谁追究造假的道德性? 这些企业对民众智商极度地蔑视,在营销和推广上无不夸大其词,随心所欲;他们对市场游戏规则十分的漠然,对待竞争对手冷酷无情,最后以兵行诡道取得胜利为最大荣光。——《大败局) 教训犹在,记忆犹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