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户-光伏|太阳能|PV|技术|质量|认证|标准
“后续‘领跑者’项目的投标过程中,企业最关心的还是电价如何去报,会不会报出类似‘高血压’或‘低血压’的价格?”中兴能源有限公司副总裁崔雅萍说,行业的健康发展不需要“高低血压”。虽然光伏行业需要接受市场化的竞争性资源配置,但恶意的价格厮杀,对行业的损害也是必然的。 对于“低价中标”事件,中民新能投资有限公司分布式事业部总经理包育栋首先感受到的是忧虑。“忧虑之后更感到压力和恐慌,在这种压力之下,如果要硬着头皮建了电站,就难免在长期可靠性的把控上被动的降低标准,这样只会对整个行业发展带来伤害。就像长跑一样,如果阶段性地突然改变节奏,对行业而言,最后不一定能真正的‘领跑’。” 尽管在阳泉、芮城两大光伏“领跑者”项目招标筛选过程中,评委并不完全以价格论“英雄”,但0.61元的数字还是引起了整个行业的震动。对此,晶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钱晶则表示,以现有的光伏技术和产业链成熟度,如果在不弃光、补贴按时到位、再加上适当的税收和土地支持的情况下,0.61元/千瓦时并非完全不可能实现盈利。 是个案还是具备普遍代表性 而让国内业内人士忧心的是,2016年下半年是光伏上网电价和“领跑者”计划标准调整的敏感期,0.61元价格的横空出世,可能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让市场产生连锁反应? 来自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光伏价格的发展态势整体向下。从2015年3月-2016年3月,价格走向平稳,正是光伏市场的良好发展态势延缓了价格的急剧下跌过程,在“630”之后,这一趋势迅速显现。 近期,光伏领跑者招标的都是一些大的项目,也间接影响了价格走向。由于这些组件基本上是下半年或明年交货,因此组件报价的下降也代表了部分企业对成本下降的预期。 不过,在记者采访的多位产业人士看来,协鑫新能源以0.61-0.65元/千瓦时的价格中标山西阳泉、芮城两个“领跑者”项目,仅仅是个案,其价格水平完全不能代表光伏行业当前的成本要素和发展水平。 一位在全球光伏制造领域处于前三甲的企业的副总裁向记者直言,“协鑫有规模优势和全产业链的优势,融资成本方面可能也有优势,人家敢报出0.61元/千瓦时的价格,也可能会挣到钱,也可能是仅仅出于企业战略的整体考虑。但能源主管部门千万不要把0.61元的个案,来代表整个产业的发展水平和未来竞标的价格基准。” 记者注意到,早在2015年的亚洲光伏产业协会二届四次理事会上,身兼亚洲光伏产业协会联席主席的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便透露,其已有自己的“平价上网”路线图——即在2018年年底前,将河北中部及以西地区的光伏发电上网电价降到0.6元/千瓦时。 有文章分析,0.61元/千瓦时的价格已经低于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工商业电价、大工业电价,甚至低于部分地区的居民电价,于是,有人惊喜:“这是不是说明我国光伏产业已经实现了用户侧的平价上网?” 但对于这种抓住个案得出“已经平价上网”的推断,秦海岩并不认同,“说整个行业水平都已经降到0.61元,这种观点显然不科学,甚至是谎言”。 崔雅萍也表示,“不是一家企业报出的价格就能够代表行业的发展,最终还是要回归到理性和正常的应用空间,我们不推崇光伏产业要有暴利,但是没有利润的行业想走也走不好。” 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公司刘佳璐博士认为,“协鑫的背景比较特殊,0.61元不能作为市场化的标准来衡量,不同企业有各自的战略或目的”。从竞标方案来看,阳泉项目的竞标评比要过“投资能力、业绩水平、技术先进性、技术方案和价格水平、产业转型贡献”等多个关口。 对于领跑者的电价竞标,刘佳璐认为单纯的鼓励低价肯定无法维护一个产业的健康良性发展,她建议可以参考类似高速公路等政府大型基建项目的招投标,招标价格以平均价作为基准,“上下偏离的价格幅度要设定合理范围,比如偏离10%就要扣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