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户-光伏|太阳能|PV|技术|质量|认证|标准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牢牢把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紧紧围绕“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战略思想,加强本地资源开发和绿色电力外调,加快推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与城市能源体系深度融合,着力提升开发利用规模和水平;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支持培育企业做强做优,着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领域“高精尖”产业;完善政策体系,推动体制机制创新,着力优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环境,形成“规模提升、融合发展、产业引领、模式创新”四位一体的发展新格局,为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体系、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提供重要支撑。 二、发展原则 (一)坚持市场主导原则。 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运用市场化手段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加快推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领域体制机制创新,形成市场主导需求和政府引导拉动的合力。 (二)坚持创新驱动原则。 依托首都科技创新资源优势,加快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的研发及成果转化,支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领域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创新发展。形成以技术创新带动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驱动技术创新的良性发展态势。 (三)坚持区域合作原则。 充分挖掘周边地区资源禀赋和产业市场空间,加强京冀蒙及周边地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合作,扩大开发利用规模,推动产业成果转化,实现资源共享、政策互通、合作共赢。 (四)坚持广泛参与原则。 加强知识宣传和理念推广,大力倡导绿色消费理念,增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意识,引导全社会各领域共同肩负绿色低碳发展的责任。 三、主要目标 (一)利用总量目标。 新建区域、新建建筑优先使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鼓励既有能源系统改造应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实现本地资源充分开发和外调绿电大幅消纳。到2020年,本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总量达到620万吨标准煤,较2015年增长35%以上,占全市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8%以上。 (二)绿电发展目标。 新增电源建设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主,新增外调电力优先使用绿色电力。到2020年,本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达到200万千瓦,占全市电力装机规模的比重达到15%左右。绿色电力消费量达到150亿千瓦时(含外调绿电100亿千瓦时),占全市电力消费的比重达到13%以上。 (三)清洁供热发展目标。 到2020年,本市新增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面积2000万平方米,累计利用面积达到7000万平方米,占全市供热面积的比重达到7%左右。 (四)创新能力建设目标。 到2020年,新增3-5个国家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实验室、研究中心等技术研发平台,推进3个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建设,核心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取得明显成效。 第三章 充分开发本地新能源资源 积极开展全民绿能行动,充分开发太阳能和地热能,有序开发风能和生物质能,提升本地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一、全面推广太阳能利用 以全面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和普及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广泛应用为重点,大力推动实施“阳光双百”计划。“十三五”时期,全市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100万千瓦、太阳能集热器面积100万平方米。 实施百万千瓦光伏发电工程。加快分布式光伏在各领域应用,实施“阳光校园、阳光商业、阳光工业、阳光农业、阳光基础设施”五大阳光工程。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积极支持居民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鼓励新建住宅小区、郊区低密度住宅、农村住宅使用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结合资源和环境条件,积极探索利用关停矿区、荒滩荒坡、垃圾填埋场护坡建设大型地面光伏电站。重点建设顺义、海淀、亦庄等一批光伏集中应用示范区,实施北汽厂房屋顶、首钢厂房屋顶、农光互补等一批光伏集中应用示范项目。 专栏2:五大阳光工程 阳光校园:普及绿色低碳教育理念,传播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相关知识,在中小学、大专院校、职业教育机构等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到2020年,新增阳光校园光伏发电装机规模85兆瓦。 阳光商业:倡导绿色低碳消费方式,在大型购物中心、商场、超市、写字楼等建筑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到2020年,新增阳光商业光伏装机规模150兆瓦。 阳光工业:贯彻绿色低碳生产理念,重点在亦庄、顺义等产业园区,结合工业厂房及配套设施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到2020年,新增阳光工业光伏装机规模250兆瓦。 阳光农业: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结合设施农业建设农光互补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加快推进本市平原地区农光互补项目建设。到2020年,新增阳光农业光伏装机规模200兆瓦。 阳光基础设施:在轨道交通场站、交通枢纽、P+R停车场、污水处理厂、燃气电厂等基础设施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结合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光伏汽车充电站。到2020年,新增阳光基础设施光伏装机规模200兆瓦。 实施百万平米太阳能集热系统利用工程。在新新建居住建筑及有集中热水需求的公共建筑推广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重点推进医院、酒店、学校等机构实施太阳能热水系统改造。在村镇公共建筑、农村住宅推广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在新建的低密度城镇建筑、农村建筑推广使用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等供热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