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户-光伏|太阳能|PV|技术|质量|认证|标准
现在回头看看当时在黄山之颠拍的照片,大家都那么年轻,是一个很青葱的形象,1998年我34岁。昨天我们在上海录制“头脑风暴”节目,他们请了三个企业家,正好是60后、70后、80后。80后那位企业家36岁,他说在座有我们的前辈和长辈,我是前辈级,还有一位70后是长辈级别,一下子十几、二十年过去了,不知不觉间,我已经进入了前辈级,不知不觉白发又多了几根。
这张照片是2006年,我们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照片。我的表情完全表现出了当时的感觉,很凝重,非常凝重,任重道远,真是觉得压力很大。因为当时虽然在纳斯达克上市了,但我们只是光伏行业中的一个小公司。我记得2006年上市的时候,年销售额是1500万美金,组件出货量当时在全球排名肯定进不了前20名,甚至前50名都难说。我们给投资者做了很多承诺,从此以后就踏了舞鞋,整体感觉非常凝重,往后的日子任重道远。 最近一年,我才有了“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想法。经过10多年的时间,企业相对成熟,团队也已经成熟,好多具体工作都在由更加年轻的团队来做。到现在我才相对淡定一点,觉得可以到世界上走走,所以今年我也真的走了走世界。今年我第一次去了南美,接受IFC组织的邀请,去哥伦比亚气候变迁大会做一个演讲,顺便去了巴西。如果在以前,我肯定拿不出两周的时间,现在就可以把两周的时间拿出来,到南美去看看,看看亚玛逊河流域到底是什么样子。 三、眼前的自己是不是曾经设计的未来? 答案:是
最开始我想说“不是”,因为我进入太阳能行业也是误打误撞的。我把它叫做“偶然的相遇,一生的追求”。我1995年拿到博士学位,开始找工作,我也什么工作都找过。公司我也去申请,大学里有教职出现我也申请过。技术活我也去申请,不光技术活,非技术活也曾经去尝试,比如当时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比如Mc Kinsey,Anderson Consulting,Monitor Company我都去投简历,打电话。我总能拿到第一轮面试,但是两轮面试以后就比较难了,当时英语说的磕磕碰碰,博士刚读完了,一点工作经历也没有,想跨界去搞管理咨询,他们给我一轮面试也都是不错,可能就看到我这比较能闯吧。最后误打误撞有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进入能源行业,这是一个偶然的相遇,就这一点来讲我应该回答“不是”。从二十年三十年以前来看,可以说“不是”,但有谁一步步走过来的路径就都是大学里面计划好的,正好实现了当时想好的志愿呢? 最后我选择了“是”,我觉得从公司层面来讲,2003年的时候我给公司写的那个愿景,用二三十年时间让太阳能走进千家万户,现在15年过去,行百里而半九十。我觉得再过15年,太阳能一定走进千家万户,我写的带有一点哲理和心灵鸡汤的愿景看起来有希望实现,那你肯定说“是”。 再谈个人,同样在2003年,当时做企业愿景的时候,我告诉大家,阿特斯公司五年以内要创造五个百万富翁,不能光是我一个人富裕,要共同富裕,所以那计划叫做505计划,作为2003年做的企业内部文化培训。正好2006年上市了,到2007年五年的时候公司中已经超过5个百万富翁了。这以后百万富翁越来越多了,我觉得我对我的员工的承诺也基本做到了。当然瞿总也有不少错误,但总体来讲对得起跟我拼搏这么多年的朋友、员工。十几年下来,我想基本上阿特斯没有给供应商、客户、银行找麻烦,我们基本上对得起大家。同时这十几年里,我们也得到供应商和客户的好多扶持,是大家帮着我们走到今天。既然做到这一点,往后十年、二十年想必还能这样走过去,对的起社会,对得起大家,此生何求? 50岁过了,也知天命,我也觉悟了,我觉得投身了很好的行业。十几年走下来应该说比起李俊峰老师、李宝山老师,我们这一代人是幸运的,光伏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是一代一代接力棒传下来的,传到我们这一代遇到了猪也能飞得起来的时代,我觉得挺好,此生足矣。谢谢所有同仁,我的老师、我的供应商跟我的客户,让瞿晓铧以及阿特斯走到一个“是”的境界,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