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户-光伏|太阳能|PV|技术|质量|认证|标准
6月6日,欧盟将公布对中国光伏的“双反”税率(外媒此前透露将高达47%)。尽管最终结果尚未见分晓,我市光伏企业已行动起来,5月23日,中电光伏位于土耳其的工厂正式投产。 据介绍,中电光伏位于土耳其工厂的总体规划产能包括300MW组件和300MW电池,这相当于该公司目前国内产能的四分之一。为了给当地客户带来最高回报,中电光伏承诺在生产中尽量使用当地的材料,比如玻璃、边框、背板等。在投产仪式上,中电光伏还与项目开发商Sybac公司签署了100MW组件供应的框架协议,土耳其本地银行AKBANK和ISBANK承诺将为中电光伏在土耳其和欧洲市场的业务给予支持。据透露,在土耳其开厂只是中电光伏制造业海外拓展的一个开始,未来还有在南美、东南亚等地设厂的计划。 中电光伏董事长陆廷秀告诉记者,土耳其工厂是中电光伏第一个立足欧洲、面向欧洲的生产制造基地,中电光伏也是第一个在土耳其投资建厂的中国光伏企业,这意味着和很多竞争对手相比,公司在应对欧盟双反问题上至少领先半年。在全球光伏战略布局上,土耳其也是个重要的战略地区,近年来,在政策和补贴的扶持下,光伏在东欧、土耳其、中东取得了爆发式的增长,企业在土耳其站稳脚跟,就可以给中东、欧洲市场提供近身服务。 据了解,近年来,在欧美对国内光伏产业“双反”大棒追逼下,国内光伏企业一直探索着如何境外绕道求生存。最初是去中国台湾采购电池片避税,之后又到海外设立办事处,有的企业做起了运营商,在海外建设电站,还有的企业避开欧美在新兴市场找商机。如金智科技公司进军保加利亚已投资了两个光伏电站,江苏辉伦实施“金砖战略”进军南美市场,中电光伏2011年在美国设立了总部。不过真正敢在海外建设制造工厂的光伏企业少之又少,毕竟海外人力、生产资料成本昂贵,还有诸多难以搞懂的国际惯例、地方政策,让投资充满风险。 但是形势逼人,安信证券测算,欧洲光伏产品相比于中国产品溢价最多20%,只要征收20%以上的税,光伏出口欧盟的大门将被关上,更别提税率47%,迟早得有人跨出第一步。业内认为,到海外开厂至少意味着可以和欧美企业站在同一成本平台上,有机会继续竞争,只不过没有了中国企业惯有的成本优势,大家得“硬碰硬”,比一比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