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户-光伏|太阳能|PV|技术|质量|认证|标准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两年多以前,在《太阳能发电》杂志与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光电建筑委员会联合举办国内首个光电建筑摄影大赛时,笔者写了一篇短文——《建筑的重生》。此时,旧文重读,仍能感受到一些当时的感触。 彼时,笔者更多的是希望提出一种思考:在未来,能源与建筑之间,究竟会是怎样的一种关系? 或许,正如舒婷在这首《致橡树》里的表达,是一种相互需求、相互依存的关系。 如果要为这种共生共荣的关系找到一个终极愿景的话,笔者认为,美国人里夫金在《第三次工业革命》里畅想的那一幅幅未来场景,可能是最好的选择。 在那时的世界里,人们不再仅仅只是能源的消费者,而同时也是能源的生产者。人人都可以利用自家的住房、办公室以及所有阳光可以照耀到的地方,接收太阳的能量生产出能源,供自己使用,或者通过能源互联网分享给他人。 这是一幅无限美好的图景。但是,这要如何才能实现呢? 如今,在由《太阳能发电》杂志和太阳能发电网主办的“2016首届全国分布式光伏创新应用金奖评选”即将收官之际,再次回首这一问题时,却不禁多了几分困惑。 笔者越来越感觉到,如果仅仅从能源与建筑的关系的角度去寻找答案,其思维格局似乎也越来越显得有些逼仄。 问题的关键在于,能源与建筑这两个最古老的行业都各有一套成熟的、自成体系的、以“我”为主的运行逻辑,两者之间需要融合的内容,已经远远超出了技术层面。 也正是因此,在两者融合的具体实践中,常常由于无处着手,或者“鸡”“鸭”不通,或是传统思维阻扰,使得一些创新的火花很容易的就无迹而灭。 于是,走着走着,发展的轨迹就又回到了老思维中。 当下正在大规模尝试的地面光伏电站的应用模式,以及分布式光伏所遭遇的发展困境,谁能说不是过去的能源集中发展的老模式、老思维的结果呢? 这当然可以理解。毕竟,过去200多年来的生产、生活模式都已经适应了现有的能源体系。或者说,根本就是现有的能源体系塑造了现有的人类文明。 从这个角度而言,文明,其实就是一种习惯,一种对能源利用模式的依赖。 循此逻辑,如果我们要想改变现有的能源利用模式,其实需要改变的是一种文明。或者说,是一种习惯。 依赖大型集中电源供电的模式,是我们早已习以为常的这个能源体系的基本运行逻辑,也是我们固有的文明习惯之一。 而具有间歇性出力特点且不易被调度的风电和光伏发电,要想突破这一集中能源供应模式的巨大网络,其发力点,首先应该是要改变人们的固有习惯,是要瓦解人们对集中供能模式的依赖。 事实上,我们现有的习惯已经越来越难以为继——干涸的河流、喘息的大地、雾霾笼罩的天空,以及日益临近枯竭的化石能源,都在倒逼我们转变,都在催生能源利用模式变革。 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应用模式,其实为这种变革提供了一种难能可贵的也是最具可行性的实践路径。 这犹如干涸的河床注入了新的水源,让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清洁的、可持续的、能够自主供应的能源时代,正在疾步到来。这一趋势,是如此地势不可当。 这将是一个分散的、但也更加安全的能源时代,很可能也是一个小公司广泛存在的时代,或者是一个技术多元与集团裂变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大型的能源公司有可能会逐渐消失,灵动程度、以及顺应变革的能力,决定了能源供应模式和能源公司的生存空间。 在未来,能够与现有传统能源PK的场景,一定不会发生在类似大型地面光伏电站与大型火电、核电之间,而是发生在由众多分散的、无处不在的、可大可小的分布式能源系统与传统的集中供应的能源系统之间。 这些分散式能源系统的存在看似“温顺”,但对于传统能源体系而言,它们却像亚马孙河流域的行军蚁一样,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挡住。所到之处,一切土崩瓦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