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户-光伏|太阳能|PV|技术|质量|认证|标准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着力振兴实体经济。从事实业的企业家们,如何看待国家的相关政策措施?对振兴实业又有什么建议?本报记者日前调查采访了娃哈哈、三一重工、海尔等10家企业负责人。 “最困难的时期基本挺过来了” 从简政放权、简化审批到减轻负担、降低成本,从革除顽疾、改善环境到保护产权、稳定预期……刚刚过去的2016年,为给实体经济加油鼓劲,国家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 春江水暖鸭先知。对于发展利好、改革红利,实体经济企业的感受最为直接。 “最困难的时期基本挺过来了”——多位企业家表示,2016年下半年以来,总体环境趋于稳定,实体经济企业的压力有所减轻。 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总裁庄丹告诉记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初见成效,经济结构向内需和服务业主导的转变也正在加速,这些都对实体企业产生了正面影响。湖南华菱钢铁集团董事长曹慧泉体会到,2016年国家坚决去产能,钢铁行业形势有所好转,“虽然仍处于比较困难的时期,但最困难的阶段已经过去了。”海尔集团副总裁李华刚表示,压力最大的时候是2016年上半年,感觉市场一路下滑,同行业的不少企业都有绝望感,这主要是出口大幅下滑造成的。一方面,出口下滑对企业订单有影响,另一方面,出口下滑导致很多工厂关停,农民工不敢消费,内需减弱进一步打击家电企业。不过,像海尔这样的大型品牌企业,倒可以借机整合行业资源。 企业家对国家振兴实体经济的多项政策表示肯定和欢迎。 中国黄金集团公司总经理宋鑫表示,今年让实体经济受益最大的无疑是各种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的政策“红包”,比如直供电改革、资源税(费)减免、所得税减免等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在庄丹眼中,产权保护制度的完善、智能制造扶持政策的出台,以及降成本措施落地等都为实体经济提供了必要的助力,同时有助于增强企业信心。 正如各家企业所感受到的那样,去年以来,我国实体经济的生存状况与发展环境呈向好态势。税费压力有所缓解:营改增全面推开,全年减负达5000亿元;阶段性降低企业社保费率,预计减轻企业负担1200多亿元。盈利水平有所提高:前10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8.6%,民间投资增速企稳回升。 “成本偏高还是制造业企业最大困难” 降成本,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数据显示,过去一年,企业综合成本稳中趋降:10月份,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73元,同比下降0.13元。谈起降成本,受访的企业家有些纠结。既有肯定:“如果没有这些降成本的措施,2016年制造业企业可能会更难”;又有苦水,“成本偏高还是制造业企业眼下最大的困难。” 要素成本特别是物流成本高。“中央在降成本,但我们感觉到,下半年以来,物流成本不降反升,而且升得比较快。” 曹慧泉说,公路总体运价在上升;铁路方面,有些时段运力非常紧张,基本的保供应都很困难,“在经济没有完全企稳的情况下,短期内突然出现的物流成本上升对实体经济造成了很大压力。”企业普遍反映,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各种运输方式的吨公里运价不算高,但由于各种方式间衔接不畅,转运环节多、周期长,最终总费用高出不少。制造业生产成本中有三成左右被物流占去,远高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10%—15%。 金融成本居高不下。多家企业表示,目前银行贷款门槛较高、对抵押物要求较严、担保条件较苛刻,给企业带来很大困难。贷款难,最直接的后果就是造成企业融资贵、资金实际成本高,使企业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时步履维艰。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总经理钱刚反映,由于国家对钢铁业的宏观调控,不少银行对钢铁业贷款搞“一刀切”,造成即便是优质钢铁企业也得面临贷款难、贷款贵的困难,加重了企业融资负担,“我们虽然在全世界特钢行业中已经做到了单体规模最大,但出口比例还是偏低,主要是受制于外贸业务板块得不到足够的信贷支持,目前只有中国进出口银行等少数金融机构对我们的外贸业务发展提供了较优惠的信贷支持。”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宗庆后认为,一些银行对民营企业还没有做到一视同仁,贷款利率也偏高,成为困扰民营企业、特别是制造业小企业最大的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