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户-光伏|太阳能|PV|技术|质量|认证|标准
太阳能光伏发电因其“零排放”和“用之不竭”等特点而成为各国竞相发展的清洁能源。我国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来鼓励太阳能光伏行业的发展,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光伏行业已经形成了较完整的产业链,并成为全球光伏产品生产、出口的大国。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标准的支撑。科学、合理的标准对于规范市场,引导产品技术发展,提升产品质量水平,促进企业创新,减少交易成本和贸易摩擦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国外光伏标准制定仍在加速 IEC/TC82形成了较完善的标准体系。SEMI在光伏材料领域制定了多项标准。UL一直致力于光伏行业安全标准的研发与制定。 目前,国际上光伏领域的标准化技术组织主要有国际电工委员会太阳能光伏能源系统技术委员会(IEC/TC82)、国际半导体设备和材料协会(SEMI)、美国安全试验室(UL)等。 IEC/TC82下设7个工作组和1个联合工作组,业务领域主要集中于电池、非聚光组件、聚光组件、系统及平衡部件以及农村电气化等领域,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标准体系。截至2013年4月,IEC/TC82发布的现行标准共计52项,其中有基础通用标准2项、电池和组件标准18项、光伏部件标准7项、光伏系统标准5项、应用标准20项。经分析,这些现行的IEC标准中光伏电池和组件以及光伏应用标准所占比例较大,但光伏应用标准主要集中于农村电气化领域相关标准(18项);电池和组件标准涵盖了性能测试方法、安全鉴定、环境试验等,已经较为完善;而薄膜电池和组件、聚光组件,以及光伏系统用部件等相关标准较为缺失。截至2013年4月,IEC/TC82在研的标准项目共有37项,其中修订标准项目10项,新制定标准项目27项。新制定的标准项目中光伏组件用封装材料以及聚光型电池和组件相关标准占比较大。 SEMI主要侧重于光伏材料和制造设备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在北美、欧洲、日本、中国等地设有光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近年来在光伏材料领域制定了多项标准,在国际上具有广泛影响力。截至2013年4月,SEMI已经发布了44项光伏领域相关标准,主要集中于硅材料、光伏电池生产用工艺化学品等。 UL作为全球范围内最早从事光伏产品安全检测和认证的第三方认证机构,一直致力于光伏行业安全标准的研发与制定。1986年,UL推出了全球第一套针对平板型光伏组件的安全标准UL1703。随后,针对太阳能发电系统用逆变器、电源转换器及连接设备至供电系统制定了安全认证标准UL1741。UL1703和UL1741是对进入北美市场的光伏产品进行认证的依据。近年来,UL积极参与并主力推进全球光伏标准统一,在基于UL1703和IEC61215/IEC61646基础上制定了国际安全鉴定标准IEC61730。 国内光伏标准体系基本形成 我国光伏标准体系基本形成,现行和在研光伏标准数量达到一定规模,基本覆盖了光伏产业的主流产品。 目前,在国内通常将标准划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等4个层级。国内负责光伏领域标准化工作的技术组织主要有全国半导体设备和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3)、全国太阳光伏能源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90)、国家光伏发电及产业化标准化推进组、中国光伏产业联盟标准工作组等。据统计,截至2013年4月,国内发布现行的光伏标准共计95项(国家标准有58项,行业标准32 项,地方标准5项),在研的标准项目共计117项(国家标准86项,行业标准31项)。按照光伏产业链来划分,光伏标准大致可以分为基础通用标准、光伏制造设备标准、光伏材料标准、光伏电池和组件标准、光伏部件标准、光伏系统标准和光伏应用标准七大类。 我国现行光伏标准以电池和组件标准以及光伏应用标准为主,在研标准中,光伏材料标准项目所占比例最大。我国现行光伏标准中,光伏设备标准、光伏材料标准、光伏部件标准和光伏应用标准以自主制定为主,电池和组件标准以及光伏系统标准以转化IEC标准为主。在研标准多为自主制定,尤其在光伏材料、光伏部件和光伏系统方面,具有自主创新性,走在世界前列。 此外,为推动海峡两岸光伏领域标准共通、互认,促进海峡两岸光伏产业和谐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台方相关机构共同设立了“海峡两岸技术标准论坛——— 太阳能光伏分论坛”,负责研制海峡两岸光伏领域共通标准。经双方共同努力,目前已发布了4项共通标准。近年来,全国半导体设备和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等标准化组织和机构还积极组织国内光伏企业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我国已有4项IEC标准提案和13项SEMI标准提案正式获得立项。 总体来看,我国光伏标准体系基本形成,现行和在研光伏标准数量达到一定规模,基本覆盖了光伏产业的主流产品,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标准制修订速度过慢。虽然某些行业急需的标准经过努力已获得成功立项,但是由于标准研制周期过长,不能及时发布实施为行业所用,往往在一定时期内表现为产业标准缺失。标准研制周期过长一方面是因为目前我国缺乏标准预先研究机制,标准制修订过程需要开展大量试验验证,所需时间很长;另一方面是标准研制完成后审批、发布时间较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