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户-光伏|太阳能|PV|技术|质量|认证|标准
“ 光伏 领跑者计划”实施三年了,以前是对电池和组件效率提要求,现在也对其他零部件、系统解决方案提了更高要求。但,这就够了么?还不够。 光伏行业发展到现在,也不是小孩子了。掐指一算寿命,艾玛,电站的“后事”,现在也该开始考虑了。 顺便透露一下,估计有关从业者想不考虑也不行,因为有关标准也快出来了,到时候就不由人了。不过,这倒是一个不错的商机。 在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鉴衡认证中心、领跑者光伏创新技术推广协作组,联合特变电工、索比 光伏网 举办的首届创新领跑解决方案研讨会上,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委会秘书长吕芳说,还要绿色领跑。 回收方面的研究,国外和中国基本处于同步阶段。要进行量化方面的评价,不是定性评价。 为什么?大家有时候会说光伏电站建成之后,这个地方原来没蛇的有蛇了,这都是定性评价。大家也听到过三峡建成以后发生的气侯变化,还有一个情况,大家可能不知道的,尤其在西北地区,在大的戈壁,只要有水的地方,就会有绿洲经济。 这个城市到底有多大,不可以无限大,当到一定的尺度规模之后,周边会形成一个极干旱带,这就意味着绿洲产生的城市是不可以无限扩大的,这也是环境方面的尺度效应。 光伏电站是一个大型的工程,同样有这样的效应。我们要拿出数据说话。 领跑者基地的周边环境有沉陷区,也有盐碱滩涂,存在治理的意义。那么对发电量有影响吗?有的。我们在甘肃地区有一个陆上三峡,搞风电的。风电厂和风电厂之间能有多近,否则两个风电厂在能量上发生影响和消耗。 光伏也是一样,我们希望通过环境的影响来指导在前期设计,甚至在工程布局上,不光对环境产生效益,对发电量同样产生积极的正效应。 这个问题国际方面来讲,国外已经开展了研究,但都比较初步,大部分都停留在模式模拟和温度场方面研究,对于辐射方面研究比较少。 太阳辐射是气候系统当中各种物理过程、生命活动最基本的能源。我们在863项目当中开设了观测,在格尔木布了一个观测塔。在很多环境因子当中,我们选了55个来观测。 实际上对于多因子生态系统,为什么会选55个,也是一个难点。同时开发了国内首套关软件工具,把电站的基本参数输入,比如说下列面的高度,采用什么样的组件,薄膜还是晶体硅。这个软件跑起来之后,能对周围环境有一个初步的预估。 光伏 电站是能量汇和冷源第一个,光伏电站的存在改变了局部反照率,同时使得场内净辐射大于场外。从简单推理上考虑,如果光伏电站净辐射增加了,能量也会增加,相对温度也会增加,大家判断是这样的。 但实际上通过观测,电站内的空气温度、地表温度都大大降低。我们发现了一个结论:光伏电站是能量汇和冷源。温度降低这个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以外,在现在这种气侯变化的情况下,也对局地降温有正效应,影响程度能够到30%。 对土壤有遮挡保温作用第二个就是关于土壤。以前对于土壤温度的分析比较少,但路面、表面是地表和大气进行能量、水分交换传输重要的过渡带,是气侯变化研究的主要方向。土壤温度又是路面研究过程中重要的参量。 一年当中选了典型年,土壤温度是降低的,冬天的时候更明显,夏天的时候温差比较小。这是关于土壤和大气的热循环规律。 对土壤空气有局部增湿效应湿度,大大增加。关于空气,我们发现在电站10米处的空气湿度也大大增加。这意味着什么,将来在电站内部微生物可以滋生,植被可以慢慢恢复,这对生态治理是一个正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