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户-光伏|太阳能|PV|技术|质量|认证|标准
对此,毛毅峰曾公开解释,绿能宝的投资风险几乎为零,投资人投资的各个项目均真实有效,即便投资项目失败了,由于承租人公司的经营和持有资产远大于投资人的投资金额,因此可以确保各投资人的逾期租金和本金可全额兑付,唯一的风险就是时间风险。 从理论上来说,绿能宝作为中间平台,收益源于太阳能发电产出,那么在排除天气的因素后,基本可以实现固定产出,利益可以计算,是非常稳定的理财产品,那么绿能宝的跳水,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生搬硬套,“互联网金融+光伏”先锋失利 (图片来源绿能宝官方网站) 绿能宝上线之初,就有业内人士对其模式表示怀疑。这一模式最大的bug其实就是它的时间风险,即光伏产业的长周期回报和是互联网金融的特点能否相协调?所谓的模式创新,是不是就是将“互联网+”的模式生搬硬套到光伏产业上? 针对这个问题,无所不能采访了长期跟踪研究光伏融资模式的专家王润川,他认为“短债长投”是绿能宝陷入资金危机的关键原因。 短债长投指将短期借款用于长期用途,这本身就是一种高危的财务操作方式。互联网金融的突出特征之一就是短期回报,绿能宝也深谙此理,因此为吸引投资,承诺按月支付租金。 光伏电站的投资回报周期一般在7、8年左右,即使是光伏电站的组件产品,其回报周期至少也需要3年左右。如此长的回报周期,平台想要稳定收益,必须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用新用户的投资资金去支付老用户的收益。 一旦绿能宝的资金蓄水池没有新的资金注入,平台自身就无法支付用户的收益,陷入资金周转失灵的困境。今年4月开始的绿能宝兑付危机就是这个原因,当时逾期支付金额高达2.22亿元。 虽然绿能宝官方声明,此次兑付危机是由于政府补贴延迟到位,但是绿能宝的蓄水池已经建得太大,而且“漏洞百出”,即使光伏补贴及时到位,恐也难以应对兑付危机。 王润川认为,未来,绿能宝要解决兑付危机,只有变卖电站或融资方向银行贷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