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户-光伏|太阳能|PV|技术|质量|认证|标准
近年来,随着光伏电站规模逐步加大,光伏用地日趋紧张,特别是光伏布局向用电量大、人口集中的中东部转移之后,光伏电站的可用土地选择就愈发有限。陆上不通,走水上!这种峰回路转的剧情正在光伏领域上演。 “领跑者”计划中涉及水上光伏规划项目表 水面光伏以其减少对耕地、林地、草地等土地的占用为优势,正逐渐成为中东部光伏发电应用领域新的投资热点,得到光伏发电投资者们的青睐。自“领跑者”计划实施以来,渔光互补的水上光伏电站建设项目逐步增多,建设管理经验不断丰富,光伏与渔业相结合的运营模式也日臻完善,为下一步水面光伏电站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贵的经验。 其实,我国陆上水域资源丰富,据《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中的数据,我国内陆水域面积为 1747.1万公顷。其中湖泊、水库、池塘面积1174.8万公顷,合11.748万平方千米。据合肥聚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吴丽峰测算,如果这些水面资源用来建设光伏,约可建水上光伏发电容量1.6亿kW。 近两年,我国已建和待建的光伏项目中,利用水面打造的基地装机规模超过10GW。 水面上建设光伏电站,当前业界采用比较广泛的方式有两种:桩柱式基础电站和漂浮式电站。与传统光伏电站相同,桩柱式基础电站是将组件支撑于支架上,支架固定于桩上。在水域深度较大的区域,一般在大于3米水深的地方,业界更多采用利用浮体的浮力来承受电池板及相关设备的重量的漂浮式光伏电站。渔光互补项目大多可实现水面上方建太阳能光伏发电,水面种植荷藕,水下养鱼的立体开发模式。 太阳能发电与水生经济植物种植、水产养殖有机结合,实现节约土地、绿色环保、生态养殖等多方面综合有效运用。 内容有删减!原文查看:中国能源报—— 水下养鱼 水上发电 技术创新让“渔光曲”更响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