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户-光伏|太阳能|PV|技术|质量|认证|标准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推动能源消费、能源供给、能源技术和能源体制革命,加快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建设,促进技术创新,推动光伏产业做大做强,进一步加大光伏推广应用力度,合力形成光伏应用与产业升级相互促进的协调发展态势,把我市建设成国家级光伏产业发展及示范应用高地。 (二)基本原则。 ——政府统筹,市场主导。发挥规划引导、政策激励、组织协调等作用,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构建有利于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注重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促进要素向产业集中、倾斜,积极引导企业顺应市场发展趋势,准确把握技术路径和市场需求,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补链强基,培育龙头。聚焦转型升级需求,着眼高端优化产业布局,提档升级晶硅电池、智能电网、半导体技术、储能技术、智慧光伏系统等优势领域产品、技术,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共同发展,增强我市光伏企业竞争力,提高品牌知名度。 ——示范带动,全面推广。加强政策引导,集中连片开发,推进党政机关、学校等公共机构建筑和工业园区示范项目建设。结合新能源汽车推广和智能电网建设,积极引进和开发新型储能电池技术,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储能一体化示范应用。围绕城市节能建筑开发,发展建筑用光伏构件,拓展产品应用空间。 ——创新驱动,融合发展。积极对接国家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关于构建公共技术创新、产品测试、实证研究三大国家级光伏技术创新平台需求,大力推进智慧能源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壮大研发人员队伍,促进产业整体研发创新能力向产业链中上游环节和新兴领域拓展延伸。 (三)发展目标。 以“产业规模与成本、技术进步和创新、光伏应用及示范”为战略定位,形成以高端光伏产品制造产业链健全、技术创新体系完善、光伏发电示范应用模式多样的特色光伏产业体系,建设国家级智慧能源创新平台和国家级“光伏综合产业园”、“光伏产品国际贸易服务区”,打造“中国光伏第一城”。 ——产业规模与成本 产能。到2020年底,全市光伏电池片、组件产能达到12GW,光伏逆变器、储能及微网关键设备产能力争达到20GW。 规模。到2020年底,建成一批具有技术和品牌优势的光伏领军企业,新增3-5家符合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或国内外上市企业,规模以上光伏企业数量达40家(其中新增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10家),年产值超百亿元企业3家、超50亿元企业2家、超20亿元企业5家、超10亿元企业10家以上,全市光伏产业年产值力争突破1000亿元。 成本。落实国家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坚持创新推动,着力提升电池片和组件的转换效率,使光伏发电成本持续降低。到2020年底,光伏发电电价水平较2015年下降50%以上。 ——技术进步和创新 解决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攻关难点。到2020年底,基本建成国家级智慧能源创新平台,储备一批全球领先的关键核心技术,智慧光伏发电系统集成与运维服务企业进入“国内领先、世界一流”行列。 集聚一批具有全球视野的优秀人才。拥有一批具备国际竞争意识和能力的优秀企业家、知名专家,以及掌握先进技能的专业技术人才。 形成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成1个国家级光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个国家级光伏产品研发创新平台,1个国家级光伏产品认证、分析、检测中心,8-10个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 ——光伏应用及示范 到2020年底,全市建成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100个以上,完成300个光伏应用美丽乡村、5000户农村光伏扶贫家庭、10000户家庭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任务。全市各类光伏装机规模力争突破2GW,年发电量达21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5%以上。 三、重点任务 (一)打造高端光伏产品产业体系。 重点发展光伏电池片、组件、逆变器及储能产品、光伏生产设备、辅材制造等产业。加大产业链招商力度,坚持引进和培育并举,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完善产业横向配套,促进各个环节的有效衔接,形成世界级光伏产业集群。 1.高端电池组件。 主要任务:推动产业链协作配套、资源共享,支持本市光伏领军企业积极开展资源并购整合,优化升级产品结构,做强做优光伏电池片及组件企业,大幅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到2020年底,光伏电池片及组件实现产值600亿元。 发展路径:重点支持通威太阳能、海润光伏发展高转换率、长寿命晶硅电池,支持低反射率绒面制备、选择性发射极及后续的电极对准、等离子钝化、低温电极技术、全背结技术、适合光伏电池专用的吸杂工艺等技术的研究及应用。鼓励晶澳太阳能发展技术成熟的PERC电池、金属穿孔卷绕(MWT)电池、双面电池、黑硅电池、HIT电池、IBC电池等高效晶硅电池规模化生产,促进多种新型高效电池共同发展。支持智能光伏组件研制,具备实时数据传输与监测能力、单体MPPT能力、交直流输出能力和电子标签及电子身份认证功能,为提高光伏阵列的发电效率、未来能源互联网发展奠定相关基础。针对光伏建筑一体化产品发展趋势以及柔性化应用的需求,重点引进高效薄膜电池、铜铟镓硒(CIGS)薄膜电池等技术和相关生产企业。 2.逆变器和储能关键设备。 主要任务:顺应能源互联网发展趋势,以高效、节能的光伏发电系统设备为核心,推动光伏产业链向下游系统集成领域延伸。加快以阳光电源为龙头的新能源发电成套装备制造基地建设,实现锂电池循环寿命10,000次以上,单体能量密度200瓦时/公斤以上。到2020年底,光伏逆变器及关键设备实现年产值100亿元,储能系统实现年产值100亿元。 发展路径:优先支持阳光电源发展安全、可靠、高效的光伏并网/离网/双向/微网逆变器、逆变控制一体机等产品。鼓励MOSFET、IGBT、GTO等逆变控制器用关键元器件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推进三星阳光、阳光三星新能源储能技术研发,围绕安全性、寿命、能积比、充放电次数、环境适应度等基本性能要求,重点发展用于新能源储能的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液流电池等产品。密切跟踪石墨烯电池生产技术、超级电容模块、磁悬浮飞轮储能等国际尖端储能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