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户-光伏|太阳能|PV|技术|质量|认证|标准 - 光伏测试网
用户名: 密 码: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 找回密码
QQ登录
第九届钙钛矿与叠层电池(长三角)产业化论坛; 第九届钙钛矿与叠层电池(长三角)产业化论坛
光伏测试网 光伏投资 查看正文

中环股份收购缘何频频受挫?

2018-5-11 17:13| 发布者: wendy| 查看: 11317| 评论: 0|来自: 能源杂志

摘要: 作为单晶龙头,收购国电光伏对中环股份意味着什么?缘何这一资本运作,频频受挫? 2月9日,中环股份发布公告称收到中国证监会的通知,经证监会并购重组委召开的2018年第10次并购重组委工作会议审核,公司发行股份 ...


       在中环股份收购方案遭拒后,对于其后续是否会继续坚持收购国电光伏,业内也充斥着迥然不同的声音。

       对此,为进一步了解中环股份在收购失败后的计划,《能源》记者向其递出了采访函,但中环股份方面则表示涉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便透露。

       就在截稿前夕,中环股份于3月25日发布公告称,公司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继续推进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事项的议案》。这意味着中环股份并没有放弃对国电光伏的收购,也对之前业内的猜想,给出了明确答案。

       《能源》记者梳理发现,鉴于证监会之前的否决,在中环股份最新对证监会审核意见的回复中,重点加强了对国电光伏“具有持续经营能力”的举证。

       中环方面表示,重组之前,国电光伏资产并未得到有效利用,而重组之后,亏损因素将得到消除。

       产业链之困

       经历一年半的停牌之后,中环股份于2017年11月29日复盘涨停,再次回归话题中心。

       上市公司因重组停牌并非少有,顾泉向《能源》记者分析,“不论重组成功与否,都存在不确定性,为保护投资者利益,一般都会停牌。而停牌主要是避免造成股价层面的波动,并不一定会影响企业的经营运作。”

       复盘当日,中环股份随即宣布几件重要事项,除“发行股份收购国电光伏90%股份”外,其还表示:将调整新疆协鑫出资比例,由10%增至30%;与苏州协鑫同比例向合资公司中环协鑫增资;与无锡发展、晶盛机电合资组建中环领先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

       分析指出,中环股份收购国电光伏可以布局高效电池片、组件。而新疆协鑫是保利协鑫在新疆所设的多晶硅生产基地,中环股份增加出资,就可以更好地锁定上游,获取稳定高品质的多晶硅料来源。

       “这样联合,无论是战略上还是实际合作中,都是比较强的互补。”顾泉分析。

       新能源资本市场,类似的组合还有隆基和通威的合作。通威拥有硅料,隆基拥有单晶技术,二者结合一起,即是优势互补。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光伏硅片呈现的是多晶硅巨头保利协鑫和单晶龙头隆基、中环股份三足鼎力的局面,中环与保利协鑫的合作也自然与隆基和通威的组合划分为了两大阵营。

       此外,据中环股份信息披露,其新能源板块主要有新能源光伏材料(单晶和硅片)构成。同时,公司也开展在多晶硅原材料、光伏器件、组件等多方面的战略合作、合资经营。

       根据以上事项,不难梳理出中环股份的布局谋划。从上游的硅料、硅片,到下游高效电池片、组件,中环股份积极布局上下游合作。同时,中环股份增资子公司中环协鑫和组建中环领先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加码了单晶和半导体。中环股份的产业链渐成。

       诚然,停牌未对中环股份经营产生较大影响,但收购未能成功的确拖累了其所构想的扩产进程。

       单晶龙头之争

       中环股份执意收购国电光伏之时,另一单晶龙头隆基也在迅速扩张。

       年初,作为全球最大单晶硅制造商,隆基公布了《单晶硅片业务三年(2018-2020)战略规划》,表示要在2017年底硅片产能15GW的基础上提升至28GW。2019年、2020年,产能或将分别扩大至36GW、45GW。

       而2017年单晶与多晶所有产能加一起也只有50GW,隆基通过此规划,强势表达了其在单晶领域的龙头地位。

       对此,顾泉分析:“中环很早就想要扩产,然而收购国电光伏迟迟没有成功,这对其扩产进度是有影响的。隆基抓住这个机会,告诉行业扩多少,是在起到龙头的震慑作用。”

       与一直只做光伏、专注单晶的隆基相比,中环股份的双产业链中,半导体比较强,光伏相对落后。半导体方面的资金链对中环来说也是一个考验,也其分散了做光伏的精力和财力。

       资料显示:中环在2013年时还是单晶领域的第一,但在单晶市场份额增长很快、市场最好发力时,其并未抓住最好时机。此外,光伏部分又受到前期拖累,对其而言,想要赶超并不容易。

       隆基的产能规划会对中环股份起到多大的压力不得而知,但明确的是,中环股份也在加快单晶扩产的步伐。2018年1月,中环股份称,公司单晶硅材料年产能将到23GW。

       不过,伴随迅速扩张的产能而来的,是对产能过剩的担忧。但是对于光伏企业而言,扩产似乎仍是一件必须为之的事情。

       有业内人士向《能源》记者分析,这其中的逻辑是,光伏市场还处在一个高速发展期,后上的新产能与先上的旧产能相比,不仅技术先进,而且成本更低。“如果企业不扩产,一直依靠旧产能,当市场价格逐渐降低,甚至低于旧产能的成本的时候,没有新的量稀释前面的成本,企业在这个市场就会做得很被动。”

       顾泉则认为,明知存在过剩风险还要扩产,因为之前80%的市场都是多晶的,现在随着单晶技术的提升和成本的下降,还可以继续抢占多晶硅的市场份额,将市场占有率提上来。

       “虽说中环和隆基两家扩产都很快,但对单晶而言,市场份额还有提升空间,从多晶里面分割一部分蛋糕给他们,这样产能也没那么过剩。另外,长期看,平价上网后,全球新能源的需求空间不可限量,保持不掉队很重要。”顾泉说。
12
免责申明:感谢您对TestPV的关注。本网站所发布的信息来源于网友投稿、转载或本站原创,不能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仅供参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及原作者,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有版权冲突和其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进行处理。欢迎广大光伏企业和热爱光伏的人士进行投稿,投稿邮箱:info@testpv.com。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领跑者创新论坛公众号二维码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