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户-光伏|太阳能|PV|技术|质量|认证|标准
为偿还银行贷款,晶龙集团正在以10%的年息向员工集资。
“集资是强制性的,不交就不让上班。根据员工级别不同要求的集资金额也不同,最少2万元,上不封顶。”一位张姓晶龙集团员工告诉21世纪网。
根据晶龙集团的官网资料,晶龙集团始建于1996年,是一家以生产太阳能光伏系列产品为主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拥有32家控股和全资子公司,员工30000余名,是世界最大的单晶硅生产基地。
依此计算,此次集资将为晶龙集团带来数亿的现金流,在银行贷款的融资渠道关闭之后,晶龙集团可谓融资有术。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晶龙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晶澳太阳能并不参与此次集资。据了解,2013年第一季度其负债率仅为60%,是十家赴美上市光伏企业中负债率最低的一个。
最少2万,上不封顶
6月底,晶龙集团下发通知,要向内部员工进行集资,年息10%,借款时间短则三个月长则半年。
“主任给我们开会时说的是,公司目前经营困难,要还1个多亿的银行贷款,所以希望大家能够与公司共度难关。”上述张姓员工表示。
但对于这番说辞,大部分员工们并不满意。“集资是强制性的,不交就不让上班。根据员工级别不同要求的集资金额也不同,最少2万元,上不封顶,而且这个月的工资也不会发了” 上述张姓员工表示。
对于各个级别的价码,他介绍道:“总经理200万,副总100万,中层正职30万,副职20万,主任5万、普通员工2万。”
据其介绍,晶龙集团员工现在大约有2万人左右,依据各级员工的集资额,保守估计此次集资数额在2亿元以上。
“现在只有一部分人交了,没交的则被公司放假回家筹款,领导让我们到银行去贷款,说利率还低些。”一位李姓员工这样表示,“(不交)之前说会辞退,但(不交)具体怎么办还没有通知。”
集资是否违规
据一位在晶龙工作多年的员工表示,这已经不是晶龙第一次集资,4年前,晶龙下面的一个丰利化肥厂就搞过类似的集资,但在化肥厂破产后,员工的钱并没有全额的拿回来。
“而且这还有非法集资的嫌疑。强制集资,也没有签订合同和正式收据,钱都打入了财务部的一个人的私人账户。”
山东一位不愿具名的律师表示,晶龙集团本身并不是金融单位,所以不具备融资资质,但晶龙集团并未与员工签订相关的协议,是否属于非法集资,只能让相关金融主管部门来认定。
根据(银发(1999)41号)《关于取缔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中有关问题的通知》,非法集资是单位或者个人未依照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以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证券或者其他债权凭证的方式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以及其他方式向出资人还本付息或给予回报的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