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户-光伏|太阳能|PV|技术|质量|认证|标准
这个周末,几乎所有的国内光伏企业负责人都被中欧达成最终价格承诺方案的消息牵动着。虽然用价格承诺方案解决这起中欧贸易史上金额最大的贸易争端,对于整个光伏产业的发展来说是个利好,但是对各个企业来说,一场更为激烈的“群雄逐鹿”大戏已经拉开大幕。 限价与配额 若按照6月初欧盟公布的初裁结果,47.6%的反倾销税将分成两步完成:6月6日至8月6日对产自中国的太阳能面板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此后该税率升至47.6%。 “现在谈判达成价格承诺,意味着我们将避免在8月6日起被征收47.6%的高额关税,这让我们一直悬着的一颗心落了地。”浙大桑尼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助理杨海燕说。以“微电网”运营为主的浙大桑尼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因为担心欧美对中国光伏产品“双反”影响的持续发酵,今年年初起就开始了去海外建厂的谋划,“但现在看来,这步可以缓缓了。” 虽然声明中并未提及光伏出口价格和数量的承诺水平,但记者从多位被采访者处获悉,这个出口价格最低限度可能锁定在0.57欧元/瓦。这一价格猜想同样可以从海外新闻媒体的表述中得到证实。另外,出口数量方面,业界猜想应该是7GW左右。这一份额是按照“中国还能保住在欧盟60%的市场份额”来推算的。据统计,2012年,我国对欧盟出口的光伏产品约为12GW。 “如果按照0.57欧元/瓦的价格出口,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利润率都是可以接受的。”浙江向日葵光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郑志东告诉记者,经过这些年技术更新以及原材料成本下降,国内太阳能电池片组件的成本价格已经可以降到0.4至0.45欧元/瓦之间。“但过去为了抢份额,很多企业也就是按照这个价格出口的,虽然有毛利,但太低,直接导致了全行业性亏损。” 去过剩加速 不过,价格虽然可以接受,并不代表国内光伏企业都能将这份市场大餐“吃”到嘴中。 “0.57欧元这个价格出口,意味着我们与其他国家的同行竞争力是大幅度缩小的。”正泰太阳能副总裁陆川告诉记者,眼下欧洲本土以及韩国等地的太阳能产品制造成本也大多已经降到0.6欧元/瓦左右。“另外,虽然大部分海外采购商都已经习惯于向国内采购,但在最低限价的情况下,采购商肯定是会优先选择品牌大、质量好、实力强的企业。而这也意味着一些小的光伏企业可能要让出大部分份额。” 配额制的启动或许也会令一些品牌弱、规模小、没有技术研发实力的企业加速淘汰。浙江省商务厅机电处处长韩峻表示,虽然现在配额制如何分配还没有具体标准,但除了企业过去出口情况等基础性因素外,“扶优助新”的理念也一定会成为配额给予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对于那些品牌大、自主创新能力强、产品科技含量高的企业,给予配额时会有加分。”韩峻说。 “所以,在这样的方案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郑志东认为,接下来的两三年将是国内光伏产业竞争最激烈的时代,“兼并或者重组或者退出这个行当,都是可以预计发生的。” “行业竞争本来已经处于一个加速洗牌的时期,配额制会成为助推它加大力度的原因。”浙江省光伏创新联盟秘书长赵永红博士认同郑志东的观点,“这样的洗牌会进一步消化掉过剩产能,有利于整个光伏行业的发展。” 换一种生存 陆川认为,随着价格承诺方案的实施,他们公司对于欧洲生意的“做法”会发生一些变化。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正泰凭借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渠道网络以及融资能力,已由单纯的组件产品供应商转型为绿能供应商。欧洲多国都有他们投资的大型电站。“但定额下,我们认为投建大型电站的盈利率将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欧洲我们会注意发展屋顶等小型发电系统渠道商。” 杭州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其辖区内出口太阳能电池仅5.7亿美元,同比下降45%。宁波海关的统计数据则显示,上半年宁波口岸对欧盟出口太阳能电池为2.9亿美元,同比下降58.7%。 数据下降一方面的确是因为欧盟双反,但另一方面也说明,国内光伏产业对于欧盟传统市场的依赖性正在不断降低。 “的确如此,现在我们的主要精力早已从过去的欧美传统市场拓展到新兴市场以及深挖国内市场。”浙江公元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苏乘风说。他告诉记者,在经历了产能过剩、贸易制裁、倒闭破产等漫长的“寒冬”之后,国内光伏业近期迎来了不少利好消息。比如7月15日国务院出台的《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到2015年总装机容量达到3500万千瓦以上,就并网、电量收购、补贴等政策逐一细化,为分布式光伏项目、电站投资开发提供了多重保障,“办法总比困难多,用心坚持,光伏定能迎来暖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