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户-光伏|太阳能|PV|技术|质量|认证|标准
随着7月15日《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最终出炉,以及7月27日《关于中国输欧光伏产品贸易争端达成价格承诺的联合声明》(以下简称《声明》)的发布,已经处于整合期的我国光伏产业或将迎来更深度、更猛烈的洗牌。 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就多晶硅环节来看,随着国内产业集中度的不断提升,产业布局将逐步趋向合理。2013年上半年,仍在保持生产的多晶硅企业仅有8家,其中仅江苏中能一家的产量就达到2.19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71%,产业集中度正在逐步提高。然而,近80%的多晶硅企业已经停产,其中部分企业停产时间已接近2年,受生产规模、设备老化、人员流失以及未来价格预期等方面的影响,预计这些企业将逐渐被市场淘汰。而仍在开工的企业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和青海等电力成本低廉的地区,这些地区凭借其能源资源优势,将成为多晶硅产业转移的重要目的地。 这一发展态势也完全符合《意见》提出的“加快淘汰能耗高、物料循环利用不完善、环保不达标的多晶硅产能,在电力净输入地区严格控制建设多晶硅项目”、“引导多晶硅产能向中西部能源资源优势地区聚集”的要求。 就电池组件环节来看,我国重点企业出货量持续增大,产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高。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主要电池组件企业出货量同比均有不同程度增长,仅在美国上市的7家电池组件企业的出货量就已超过5GW,约占全国总产量的45%,而且这些公司预估的全年出货量数据同比均有明显提高。 这些企业凭借其规模、渠道、品牌等优势,正在强化其市场地位,反观部分竞争不力的企业如无锡尚德、恒基光伏等,已经通过破产等方式进行了重整。 内外因同促整合加速 国内光伏产业的洗牌进程将在《意见》和《声明》的双重促进下加速推动。 一方面,《意见》明确指出,将“利用市场倒逼机制,鼓励企业兼并重组”。下一步各部委即将出台的各项配套文件,也必将围绕“重点支持技术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强的多晶硅和光伏电池制造企业发展,培育形成一批综合能耗低、物料消耗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多晶硅制造企业和技术研发能力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优势的光伏电池制造企业”的出发点,集中优势资源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我国光伏产业经过前几年粗放式的发展,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产能过剩和企业水平参差不齐。在这种特点下,由优势企业自发实施对劣势企业的兼并重组,对于传统产业来说本属自然而然的事,对于光伏产业来说却很难实现。因为随着前几年产业的飞速发展,大企业早已将产能扩张至饱和程度,不存在为扩大生产规模而产生的兼并重组需求,同时一般中小企业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又相对落后,所以实施兼并重组对于大企业来说基本无利可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