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户-光伏|太阳能|PV|技术|质量|认证|标准
在经历了数月的交涉,中欧双方终于就反倾销案达成“价格承诺”协议。9日,记者自浙江多家光伏企业获悉,此前欧盟的“双反”行为仅波及主件生产企业,配件企业影响甚微,且逐步从出口贸易向中国市场进军。 8月7日,欧盟委员会对中国光伏产品反补贴调查作出初裁:欧盟暂不对产自中国的太阳能产品采取临时性反补贴措施,但对产自中国的太阳能电池及相关部件产品反补贴调查仍将继续。之后,中欧双方就反倾销案达成“价格承诺”协议,对华光伏产品反补贴的调查将延长至年底裁决。 记者了解到,双方的价格承诺是指94家中国光伏企业同意为出口至欧盟的光伏产品设置最低限价。这些企业无需缴纳惩罚性关税,对欧出口额占中国对欧光伏产品出口总额的70%。 作为光伏上游产业企业,浙江科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波表示,“价格承诺”对国内光伏企业来说是喘息机会,“下游喘息,我们产业上游企业也是一个喘息机会,我们也会根据他们的调整做调整。” 陈波说,目前中国国内光伏产能确实存在过剩问题,企业还存在良伪并存的情况,但对华光伏产品反补贴的调查将延长至年底裁决一事,他表示看好结果,“价格承诺之后,部分企业利润应该会上来。目前大多数光伏主件的企业是处于亏损状态的,今后不能再打价格战了,把别人逼得无路可走,自己也会无路可走。” 浙江昱能光伏科技集成有限公司CEO凌志敏认为,中国的光伏主件产品占据全球60%—70%的市场份额,因此“一棍子打下来,死伤无数”。 不过,欧美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双反”并未给浙江配件企业造成明显冲击,以逆变器等为代表的配件产品是该行业的“非主流”,故而在欧盟火力集中攻击中国光伏的当下“躲过一劫”。 福莱特光伏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方面亦表示,“浙江的光伏行业正在从暴利趋于正常化发展。”当天,该公司一位潘姓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企业所面临的问题主要在压缩成本上,而国家于6月正式推行的关于扶持中国国内光伏市场的六大措施,给胶着期的浙江光伏行业注入了一股强心剂。 采访中,上述企业均表示,截至目前,出口仍是企业的主要销售渠道,而随着国内市场及除欧盟以外的新兴市场日益成型,多数企业将挣脱欧盟的束缚,另辟疆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