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户-光伏|太阳能|PV|技术|质量|认证|标准
7家光伏企业获享中欧光伏出口价格承诺协议成果“蛋糕” 经过数月博弈,中欧贸易史上涉案金额最大的光伏产品贸易摩擦案近日最终尘埃落定。中国共有94家企业参与中欧价格承诺谈判,共同分享承诺协议成果“蛋糕”。在这批得来不易的成果榜单上,宜兴市的7家光伏企业榜上有名,数量几乎占据了无锡大市的“半壁江山”,宜兴也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入选企业数量最多的县级市。 太阳能光伏产业,是名副其实的“朝阳产业”。但是近两年来,这个本该充满朝气的产业却因为美国、欧盟的种种“打击”而遭遇“寒冬”,特别是占中国光伏出口绝对份额的欧盟更是态度强硬。2012年9月6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今年6月4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将从6月6日起对产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如果双方未能在8月6日前达成妥协方案,届时反倾销税率将升至47.6%。这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无疑将是一场灾难性的“风暴”。 “风暴”也波及宜兴这座江南小城。据统计,目前,我市共有各类光伏企业20多家,年产能达到1500兆瓦,其中有11家为光伏出口企业,今年1-7月已实现出口6亿美元,同比增长68%,占同期全市出口总额的28.2%,而出口欧盟市场3.4亿美元,同比增加0.5亿美元,占出口总量的66.3%。一旦欧盟对华全面征收反倾销税,那就相当于扼断了这些出口企业的命脉。是坐以待毙,还是奋力反击?宜兴用行动作出了回答。去年,从欧盟提出对华展开光伏产品反倾销调查开始,市委、市政府就高度重视,经过广泛深入的调研,迅速就促进我市光伏产业稳定健康发展召开协调会议,研究讨论了一系列工作举措,一方面鼓励企业主动参与、积极抗辩,一方面从项目扶持、金融保障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正是多部门合力编织的保障网,为我市光伏企业在逆境中的发展提供了动力,让它们能够全力参与应诉“战争”,为权益的获得挣得“话语权”。 如今,这场贸易争端的结果已经浮出水面。从8月6日起执行的“价格承诺协议”,设定了在未来的两年内,中国向欧盟出口的光伏产品,在出口价格上,不得低于0.56欧元/瓦;在数量上,每个统计年度内不得超过7GW。若在一个统计年度内的出口量超过上述限制,超过部分需按47.6%的税率缴纳关税。承诺协议的期限截止到2015年年底。而94家积极参与应诉谈判的企业中,来自宜兴的企业共有7家,分别是东方 气集团(宜兴)迈吉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国电光伏(江苏)有限公司、国电晶德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昱辉阳光能源江苏有限公司、江苏嘉盛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无锡嘉瑞光伏有限公司、无锡赛晶太阳能有限公司,几乎涵括了宜兴光伏产业的所有规模骨干企业,它们将根据各自出口比例分配,与另外87家光伏企业共享每年 7GW的“蛋糕”。 “价格承诺协议”的生效给了光伏企业一个喘息的机会,但却不是一劳永逸的良方。在欧盟“双反”影响下,我市很多光伏出口企业主动调整战略思路,转战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等新兴市场。 昱辉阳光早已积极调整海外市场布局,逐渐走“境外代工”的路线,目前该公司在全球已有超过4家代工厂,而电池片产品的80%都是海外代工,实施国际市场多元化战略,从而有效地规避了国际贸易壁垒。今年1-7月份,昱辉阳光订单同比上升60%以上,外贸出口总量达5亿美元,同比增幅达到90.4%。此外,刚刚出台的《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2013年至2015年,中国将年均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1000万千瓦左右,到2015年总装机容量达到3500万千瓦以上。如果这一目标实现,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光伏市场。很多企业家表示,宜兴光伏行业即将摆脱“欧美依赖症”,迎来多元化发展的新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