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户-光伏|太阳能|PV|技术|质量|认证|标准
摘 要:以蚌埠2MW光伏电站为例,针对光伏组件表面积尘、立杆阴影对电站发电功率影响进行测试。 实测数据及分析结果表明:20d的表面积尘使光伏组件串的发电功率减少24%,平均每天降低1.2%;遮挡面积不足光伏组件串面积5%的立杆阴影,使组件串的工作电流减小17%以上。 一 引言 在光伏电站的设计计算及运行中,组件表面积尘是影响系统效率、减少电站发电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表面积尘的直接影响是减少光伏组件所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其影响大小与积尘厚度有直接关系,即与空气中的含尘量、降尘速率、时间长短、空气流动等因素有关。我国各地的环境和气候情况差别较大,同一地点不同季节的地表降尘情况不尽相同,对光伏电站的影响也不一样。此外,光电场中的立杆,如光伏组件阵列中的避雷针、场地中既有的高压输电杆塔等也会影响光伏系统的效率。本文结合蚌埠2MW光伏电站的具体情况,针对组件表面积尘及立杆阴影对电站发电功率的影响进行了测试分析,所得结论对其他光伏电站的设计计算及运行维护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二 背景 1 光伏电站概况 安徽蚌埠2MW非晶硅太阳能光伏示范电站(图1)于2010年12月顺利通过验收,并成功并网发电。该电站是目前我国华东地区容量最大的非晶硅薄膜光伏并网电站,也是安徽省最大的并网光伏发电系统。蚌埠2MW光伏电站坐落在市区东侧龙子湖边的曹山东麓,紧临京沪铁路客运专线及合(肥)蚌(埠)高铁,总占地面积约9万m2,场址原是一个垃圾填埋场。我国各大中城市都有不少垃圾填埋场等而无法利用的地块,该电站的建成发电,对我国东部地区光伏电站建设及非晶硅薄膜光伏组件,都具有典型和示范意义。 光伏电站共安装44Wp非晶硅薄膜组件45480块,装机总容量2.001MWp。设计采用固定倾角(21° )安装、分块发电、集中并网方案,将系统分成8个发电子系统、2个独立的分系统,经2台0.4kV/10kV变压器升压,并入10kV交流电网。 2 发电系统线路原理 蚌埠2MW光伏电站组件的接线方式为:10块组件串联为一个组件串,工作电压600V,总计有4548个组件串;4个组件串并联为一路输入汇流箱;每个汇流箱的接线为6进1出,共24个组件串、10.56kWp;24个汇流箱并联输入1台直流配电柜,与1台250kW并网逆变器组成1个光伏发电子系统。单个子系统的线路原理图见图2。 3 测试分析依据 从图2可以看出,在逆变器运行发电状态下其直流输入的各防雷汇流箱中的全部组件串均处于并联工作状态,即工作电压相等。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其工作电流也应相等,即发电功率相等。检测不同条件下组件串的工作电流,如是否有表面积尘、是否有阴影遮挡等,即可测试分析相关因素对发电功率的影响。以下的测试分析即据此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