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户-光伏|太阳能|PV|技术|质量|认证|标准 - 光伏测试网
用户名: 密 码: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 找回密码
QQ登录
2023年度N型电池技术发展与设备创新论坛     第四届全球钙钛矿与叠层电池(苏州)产业化论坛暨钙钛矿光伏学术+产业+资本融合创新年会
光伏测试网 测试技术 测试分析 查看正文

多晶硅光伏组件功率衰减的原因分析以及优化措施

2013-10-8 15:07| 发布者: echo| 查看: 6276| 评论: 0|来自: 中国光伏测试网

摘要: 摘要: 多晶硅光伏组件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功率衰减现象。组件功率的衰减可分为三类:由破坏性因素导致的组件功率骤然衰减、组件初始的光致衰减、组件的老化衰减。 本文主要研究分析了导致组件初始的光致 ...
       摘要: 多晶硅光伏组件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功率衰减现象。组件功率的衰减可分为三类:由破坏性因素导致的组件功率骤然衰减、组件初始的光致衰减、组件的老化衰减。
       本文主要研究分析了导致组件初始的光致液减和组件 ... 
       一、多晶硅光伏组件衰减现象的分类
       近年来,在新能源理念的大力倡导下,太阳能发电装置逐渐在全世界范围得到推广。
多晶硅太阳能组件由于其价格合理、性能良好而在市场上占有一定的份额。但是与单晶光伏组件、薄膜光伏组传类织,多晶硅组件在使用过程中同样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功率衰减现象。
       影响多晶硅组件功率衰减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又该如何降低这些影响因素呢? 

图一、多晶硅光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多晶硅光伏组件(如图一所示)是由玻璃、EVA、电池片、背板、铝边框、接线盒、硅胶等主材,按照一定的生产工艺进行封装,在一定的光照条件下达到一定输出功率和输出电压的光伏器件。组件功率的衰减是指随着光照时间的增长,组件输出功率逐渐下降的现象。
       其衰减现象可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由于破坏性因素导致的组件功率骤然衰减,破坏性因素主要指组件在焊接过程中焊接不良、封装工艺存在缺胶现象,或者由于组件在搬运、安装过程中操作不当,甚至组件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冰雹的猛烈撞击而导致组件内部隐裂、电池片严重破碎等现象;第二类,组件初始的光致衰减,即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在刚开始使用的最初几天内发生较大幅度的下降,但随后趋于稳定;第三类,组件的老化衰减,即在长期使用中出现的极缓慢的功率下降现象。
       二、多晶硅组件功率衰减的原因分析及试验验证
       1、第二类衰减现象的研究分析
       第二类衰减的原因分析、试验对比以及优化措施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P型(掺硼)晶体硅片中的硼氧复合体降低了少子寿命。含有硼和氧的硅片经过光照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衰减。硅片中的硼、氧含量越大,在光照或电流注入条件下产生硼氧复合体越多,少子寿命降低的幅度就越大,引起电池转换效率下降。
        (1)试验条件及试验步骤
试验的条件:A组采用经过初始光照的电池片,B组采用未经初始光照的电池片,A组和B组使用同样的玻璃、EVA、背板和同样的封装工艺。生产出的所有组件经红外隐形裂纹检测仅探测,并采用3A级脉冲模拟仪测试组件I-V曲线,确定组件完好无损,各选择5块进行试验,电池片经过初始光照的组件采用"A·x"进行编号,电池片未经始光照的组件采用"B-x"进行编号。分别记录组件STC状态下(辐照度1000W/m2。,AM1.5)的功率输出值,之后在同一地点进行室外暴晒试验,依照IEC61215的室外暴晒试验要求,使组件受到的辐照总量达60kWh·m-2。暴晒试验结束后在同一台脉冲模拟上测试组件的功率,并进行记录。
        (2)试验结果分析(见表一)   
表一、组件暴晒前后输出功率对比 

12下一页
免责申明:感谢您对TestPV的关注。本网站所发布的信息来源于网友投稿、转载或本站原创,不能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仅供参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及原作者,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有版权冲突和其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进行处理。欢迎广大光伏企业和热爱光伏的人士进行投稿,投稿邮箱:info@testpv.com。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领跑者创新论坛公众号二维码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