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户-光伏|太阳能|PV|技术|质量|认证|标准 - 光伏测试网
用户名: 密 码: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 找回密码
QQ登录
2023年度N型电池技术发展与设备创新论坛     第四届全球钙钛矿与叠层电池(苏州)产业化论坛暨钙钛矿光伏学术+产业+资本融合创新年会
光伏测试网 测试技术 测试分析 查看正文

多晶硅光伏组件功率衰减的原因分析以及优化措施

2013-10-8 15:07| 发布者: echo| 查看: 6294| 评论: 0|来自: 中国光伏测试网

摘要: 摘要: 多晶硅光伏组件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功率衰减现象。组件功率的衰减可分为三类:由破坏性因素导致的组件功率骤然衰减、组件初始的光致衰减、组件的老化衰减。 本文主要研究分析了导致组件初始的光致 ...

       分析表一中的数据可以看出,电池片经过初始衰减的组建,在初始光照下的功率衰减明显降低。因此可推断光伏组件的初始光致衰减主要是由电池的初始光致衰减导致的,对电池片进行预光照处理,使电池的初始光致衰减发生在组件制造之前,光伏组件的初始光致衰减就非常小了,完全可以控制在测量误差之内。同时也大幅度地减少了光伏组件出现热斑的几率,提高了光伏组件的输出稳定性。
       2、第三类衰减现象的研究分析
       第三类衰减的原因分析、试验对比及优化措施此类衰减主要由于电池的缓慢衰减以及封装材料的性能退化所造成。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中可以看出,组件的主材主要包括电池片、玻璃、EVA、背板等。而导致组件主材性能退化的主要原因是紫外光的照射。从图l中看出,玻璃和EVA在电池片的上面,其阻断紫外线的功能尤其重要,由于目前耐紫外功能较强的玻璃很少,本文中的试验设计把EVA和背板作为主要原因进行分析。
       (1)试验条件以及试验步骤
       试验的条件:两组均采用经过初始衰减的电池片和普通钢化玻璃,C组采用耐紫外功能较强的EVA和背板,D组采用耐紫外功能稍差的EVA和背板,两组组健采用同样的封装工艺。生产出的组件经过隐裂探测和I-V曲线的测试,确定完好无损,各选择5块进行紫外老化试验,主材耐紫外功能较强的组件分别采用"C-x"进行编号,主材耐紫外功能较差的组件采用"D-x"进行编号。试验之前分别记秉组件STC状态下(辐照度1000W/m2,AM1.5)的功率输出值。
依照IEC61215:2005的实验要求,组件同时置于紫外试验箱,维持组件温度在规定的范围内(60℃士5℃),使组件经受波长在280~385nm范围的紫外辐射为15kW·m-2,其中波长为280-320nm的紫外辐照至少先5kWh-m-2。紫外老化试验结束后在同一台脉冲模拟上测试组件的功率,并进行记录。
       (2)试验结果分析
表二、组件紫外老化试验前后的功率输出值对比 

       分析表二中的数据可以看出,采用耐紫外功能较强的主材,组建的功率衰减较低。可能的原因:扶实验结果来看,主材耐紫外功能稍差的组件背板有轻微的黄变现象,并且EVA与背板的剥离强度明显下降,导致电池片加速老化,因而组建的功率明显下降。
       3、结论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试验结果,得出以下结论:
       (1)多晶硅光伏组件的初始光致衰减主要是由电池的初始光致衰减导致的,因此对电池片进行预光照处理,使电池的初始光致衰减发生在组件制造之前,这样可提高光伏组件输出的稳定性。
       (2)多晶硅光伏组件的老化衰减,主要由于组件主材的老化所引起,因此采用耐紫外功能较强EVA和背板材料,可以有效降低组件的功率衰减程度。
12
免责申明:感谢您对TestPV的关注。本网站所发布的信息来源于网友投稿、转载或本站原创,不能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仅供参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及原作者,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有版权冲突和其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进行处理。欢迎广大光伏企业和热爱光伏的人士进行投稿,投稿邮箱:info@testpv.com。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领跑者创新论坛公众号二维码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