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户-光伏|太阳能|PV|技术|质量|认证|标准
三、黑硅太阳电池研究历程 2005年,清华大学朱静课题组[27]利用MAE法在单晶硅和多晶硅衬底上制备出了纳米线阵列黑硅,并将其应用于光伏器件。但由于没有对黑硅发射结进行钝化,无法抑制光生载流子的表面复合,导致前接触电极电流收集效率不高,获得了效率为9.31%(单晶硅)和4.73%(多晶硅)的太阳电池。2006年,德国Walter
Schottky研究所的Koynov,
Svetoslav等人[28]采用干氧SiOx层对MAE法制备的黑硅发射结进行钝化,在三晶硅和多晶硅上获得效率约为14%(三晶硅)和12%(多晶硅)的电池器件。2008年,韩国能源研究所的Yoo,
Jinsu等人[23]用SiNx层对RIE法制备的黑硅发射结进行钝化,在单晶硅上获得效率15.1%的太阳电池。之后,他们于2010年对RIE工艺进行优化,分别在单晶硅[24]和多晶硅上[25],获得效率为16.7%和16.1%的太阳电池。 约一年后,中科院微电子所的夏洋课题组[19]利用PIII法在单晶硅上制备了黑硅,并用SiNx层作为电池钝化层,最终电池效率为15.68%。同年,美国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的Toor,
Fatima等人[29]利用MAE法对黑硅层厚度进行优化,并对黑硅发射结进行热氧化SiOx层钝化,最终在区熔单晶上获得效率为17.1%的电池。国立台湾科技大学的Huang,
Bohr-Ran等人[30]采用MAE法制备了效率为10.15%的未经钝化的单晶黑硅太阳电池,他们深入研究了黑硅层厚度(纳米线阵列长度)和电池效率的关系。中科院物理所的Liu,
Yaoping等人[31],将SiNx/SiOx叠层钝化工艺应用于MAE法制备的黑硅发射结上,在多晶硅上得到了效率为15.8%的太阳电池。 国立台湾清华大学的Hsu,
W.
Chuck等人[32]采取相似的钝化工艺,并通过减薄黑硅层厚度,制备了效率为16.39%的多晶黑硅太阳电池。2012年,夏洋课题组[20]利用PIII法和SiNx层钝化工艺在多晶硅上获得了效率为15.99%的器件,然后通过对SiNx层钝化工艺的优化,将效率提升至16.25%[21],继而又对电池工艺步骤进行调整,将黑硅制备工序置于硅片的扩散制结工序之后,抑制黑硅扩散制结的不均匀性而引入的侧向电场,再次将多晶黑硅太阳电池效率提升至16.3%[22]。同年,NREL的Yuan,
Hao-Chih利用液相沉积SiOx-退火工艺钝化MAE法制备的黑硅发射结,在区熔单晶上获得效率为16.4%的电池。 NREL的Oh,
Jihun等人[34]深入研究了MAE法制备的黑硅的复合性质,实现了俄歇复合、表面复合的识别和分离量化,并将SiOx层钝化和掩膜光刻相结合,在区熔单晶上得到了效率为18.2%的太阳电池。2013年,大连理工大学的Liu,
W.
F.等人[35]采用MAE法和热氧化SiOx层钝化工艺,制备了效率为12.22%的单晶黑硅太阳电池,他们主要研究了不同温度的钝化工艺对电池性能的影响。同年,韩国LG电子的Lee,
Kyoung-soo等人[26]通过调控RIE后道去损工艺和黑硅微观结构,实现了对自掩膜RIE的工艺优化,得到了效率为16.32%的多晶黑硅太阳电池。同年,上海交通大学Lin,
X. X.等人[36]采用MAE法和SiNx/SiOx叠层钝化工艺,获得了效率为17.11%的单晶黑硅太阳电池。Liu,
Yaoping等人[37]将选择性发射结(SE)工艺、MAE法、SiNx钝化工艺整合,在多晶硅上制备了选择性黑硅发射结太阳电池,其效率达16.94%,开创了先进电池工艺应用于黑硅太阳电池的先河。 为了能够更加清晰、详尽的了解BSC的研究历程,更加直观的认识BSC工艺优化和器件性能的情况,笔者将上述研究进展以表格形式呈现,见表一。 表一
黑硅太阳电池研究进展一览表
注:Voc——开路电压(单位:mV);
Jsc——短路电流密度(单位:mA/cm2); FF——填充因子(百分比); Eff——光电转换效率(百分比); 面积/规格——(cm2或mm x mm)。 从上表可以看到:从2005年至今,BSC得到了快速发展,电池转换效率逼近目前的晶硅电池。但需要承认的是,绝大部分BSC的转换效率还是落后于传统的晶硅太阳电池。因此,有必要对BSC关键工艺、性能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并给出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