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户-光伏|太阳能|PV|技术|质量|认证|标准
影响对国内企业影响不会太大 欧盟太阳能产业基本没前途了 重庆商报:此案对国内企业、中国光伏玻璃行业,将带来什么影响? 梅新育:由于此次涉案金额不多,对国内企业应该不至于致命。何况这两年闹贸易争端这么厉害,我国企业应该已经做出了不少应对布局。 重庆商报:那么如果反倾销最终认定成立,对欧盟本身将有何影响? 梅新育:对于欧盟本身而言,可以直说,它的太阳能产业基本上没什么前途了。企业及其高管的核心竞争力都放在打官司上面了,还能有什么效率? 在中欧双方此前达成价格承诺时我就说过,欧盟光伏产业的病根,在于低效率和高成本。其高成本很大一部分源于企业高管和员工的天价薪酬;许多骨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似乎不是生产效率和质量,而是游说政府部门攫取巨额补贴以及实施贸易保护的政治能量;欧盟光伏产业有太多从业者没有表现出对事业的追求、热爱,而是在强大的竞争压力下,面对巨额亏损时,仍然坚持索取天价薪酬。 要治疗这样一个病入膏肓的产业,最有效的药品是外部竞争压力。通过贸易保护大大减轻欧盟该行业一时的压力,却只能削弱其开展脱胎换骨改造的压力和动力。 不仅如此,全球光伏产业最大的竞争对手不是海外同行,而是传统化石能源。光伏产业主要是在新世纪以来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价格持续大幅度暴涨的背景下,才得以实现高速增长。由于太阳能发电在供应电力稳定性等方面与常规的火力发电站相比处于劣势,如果不能迅速降低成本,在初级产品行情下行的大环境中,这个产业将堕入深渊。在油价难以长期高高在上的背景下,人为维持欧盟市场光伏产品高定价,结果只能使欧盟这个市场趋向萎缩,甚至是急剧萎缩。 应对 光伏产业需培育国内市场 对企业保护太过分不是好事 重庆商报:随着最近几年中欧、中美之间光伏贸易摩擦的不断升级,国内企业应如何应对? 梅新育:此前已经说得很多了,比如:国内市场培育、转移生产能力等等。在今年3月,中国光伏产品面临欧盟“双反”威胁时,我就提过,中国光伏产业需要多管齐下。首要任务无疑是启动和扩大国内市场。中国光伏产业自形成之日就是高度出口导向的,2010年之前98%的光伏组件产品出口欧美市场,2011年这一比例仍高达90%,而美欧又是我国最主要出口市场。在美欧相继对中国光伏产业祭出“双反”武器时,启动内需就成为我们的必由之路。 其次是开辟欧美之外的出口市场,新兴市场光伏产品潜在和现实需求的增长为这项策略创造了实施条件。知名光伏市场研究机构NPDSolarbuzz的数据显示,2012下半年亚太地区光伏产品需求预计比前年猛增80%;2013年亚太地区光伏市场需求有望增长至13.5GW,比2012年增长50%。而据机电出口商会的数据,2012年全年我国光伏产品对欧洲出口总额为111.9亿美元,同比下降45.1%,对东盟和非洲地区光伏产品出口则分别增长22.1%和10.9%。总体而言,光伏发电存在较大潜在需求,我们的任务就是使这些潜在需求成为现实。 第三项策略是“走出去”,在欧美和其他国家市场直接投资建设光伏电站,带动中国光伏产品出口。 重庆商报:此前,国内相关企业曾向商务部进行书面反映,认为对进口多晶硅产品制裁过于温柔。此案会否使商务部调查欧盟多晶硅反补贴案时考虑更多因素?中欧光伏贸易摩擦会否继续升级? 梅新育:我不赞成对进口多晶硅产品过度严厉,尽管我赞成适度制裁。对企业保护太过分,不是好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