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户-光伏|太阳能|PV|技术|质量|认证|标准 - 光伏测试网
用户名: 密 码: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 找回密码
QQ登录
第九届钙钛矿与叠层电池(长三角)产业化论坛; 第九届钙钛矿与叠层电池(长三角)产业化论坛
光伏测试网 测试技术 光伏材料 查看正文

杜邦的正银——产品技术分析

2014-1-3 11:23| 发布者: echo| 查看: 18517| 评论: 0|来自: 电子胶水

摘要: 终于要说到这个技术,因为我们许多人包括老板销售生产采购工艺及我们技术本身,都觉得一切只要技术好了就可以包打天下了,我们不特别认为除了技术之外的因素会成为因素的。我们许多公司在客户产线上有时做实验,会发 ...

那么杜邦的银粉是怎么变化,在他的专利里他讲述的很清楚。在1415时代银粉很简单,就是以粒径控制在1-1.5微米的球粉为主,再掺以大于2.5微米的球粉作为烧结收缩控制,当然也要符合那个时代的比表及印刷要求。他在专利里没有如此表述,而是用结晶颗粒大小来表述的,也就是说从开始就要求结晶要好的银粉。至于结晶如何聚集到何种振实倒没特别要求,银粉有无需要表面改性也没提要求。而在08年前后我们会发现银粉的变化是提出了表面改性及各类银盐的形式包括磷酸银盐类,类似用银可以将磷带入。然后再到10年前后它的银粉可以说才算真正定型了除了我们现在所常说的高振实,也奠定了这个17“神浆”时代的来临!实现了又一次的王者归来。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16时代另一个大佬H已可与杜邦平分天下了。这也就是我为什么说,在17时代是做正银的最好时代。而这个17神将的王者归来当然不仅仅是这个银粉这么简单了。

那么这个银粉到底是如何的呢,按杜邦自己的说法是单结晶最好长成1000纳米长,宽厚为20-100纳米左右的长柱体,然后这些长柱体最好能聚集成这个球体,当然这就需要做银粉的努力了。那么为什么是这么一个要求呢。本来如果可以直接长成一个2微米左右的单结晶银粉最好,可是这个是无法大批量话制造的,所以只能是单结晶颗粒尽可能大然后聚集了。大家也知道在体积相同的条件下球体表面积最小,所以要聚集成球体,这个聚集成的球体大家仔细看电镜的话应该为那个高尔夫样子,只是改哪些凹坑为吐出,有点像核桃皮。记得群里山东建邦发的一些电镜照片很像这个。为什么又是2微米左右呢,因为那个单晶是1000纳米长的,要聚集成球体它为半径的话那这个球体就应该在2微米。而且这样的聚集的确符合了比表下高振实的。那么为什么又是这个2微米左右,我想这也是一个整体折中的考虑,因为再小可能比表大,再大比表虽然小但可能烧结温度又变化的很多,再者就是长时间印刷可靠性的问题。

总之这个银粉的变化基本奠定了杜邦神浆地位,对我们来说不是解读杜邦这个地位结果,而是要搞清楚为什么杜邦能清楚的知道这个银粉要搞成这个样子的。

杜邦的正银——产品技术分析(3)

现在还是回到正银这个产品本身,这个高银含是杜邦定下来的,那为什么如此呢。一切最终还是要弄清产品的需求,那就是太阳能电池这个电流作为正面必须细线必须电阻小,所以只有这个高银含能得到一种体电阻小的同时高宽比减少这个遮光面积同时保证不断线。

对于银粉在杜邦13年的专利里讲的很清楚了表示了我们一直所讨论的高振实5-6,粒径D50 1.5-2.3,低比表0.3-0.6,这些数字我们现在做正银的朋友可以参看自己所用银粉来证实。对于银粉除了现在这个之外杜邦还特别体了一个D50在6-11的大片粉来配合更精细的细线,在银粉方面10年后的描述中也提到了第五主族元素的引入,也提到了银胶粒子的概念,关于这些方面在后面关于欧姆接触原理时我会仔细解读。"

现在我们来看,杜邦这个17A刚出来时的另一个变化或者说缺陷,那就是附着力差。估计这个是杜邦很少出现的失误,而往往失误暴漏出来的是自己的真实实力。但杜邦毕竟不一般,很快就把这个缺陷在随后的17F等型号里给改正了,不象我们许多一个翘曲一个水煮等缺陷可能会困扰一年半载的。

免责申明:感谢您对TestPV的关注。本网站所发布的信息来源于网友投稿、转载或本站原创,不能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仅供参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及原作者,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有版权冲突和其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进行处理。欢迎广大光伏企业和热爱光伏的人士进行投稿,投稿邮箱:info@testpv.com。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领跑者创新论坛公众号二维码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