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调复产的陷阱 在此之前的18个月,这些江浙乡镇里的中小企业厂区里往往一片寂静,末记者看到的,只有紧锁的大门、漆黑的车间和食堂里被遣散的工人没有来得及带走的搪瓷碗。
寂静正在成为过去时。如今,大量的中小企业开始招兵买马,准备春节后重新开张。
“很多企业都在调试生产线,为年后的复产做最后冲刺。”浙江中小光伏企业联盟会长罗之彤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估计2014年复产的产能能达到5吉瓦。
二手设备市场的火爆也能证明市场的恢复。从事二手光伏设备生意的周海文最近的电话没有断过,“企业都在拼命找二手设备,国产层压机价格从2013年初的10万元一台已经涨到60万-70万元一台。”周海文说,最近很多企业称跑几个省都买不到货,他最近甚至跑到韩国和欧洲去找已淘汰的设备卖给国内。
过去18个月,在这个行业跌倒的不仅是民营企业。2014年1月2日,天威四川硅业破产;1月6日,中海油因持续亏损,宣布退出新能源业务;2013年一年,BP、西门子、通用电气等跨国公司,都纷纷宣布退出光伏业务。
巨头们止亏的策略是断臂退出,但商人程胥荣还是希望能把4亿元赚回来,为此他重新调试了生产线,重新计算了每个生产环节的成本和损耗,并做了扩产的决定,将产能从现在的150兆瓦扩张到300兆瓦。“复苏的速度超出想象地快。”程胥荣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如今二三线光伏企业的信心满满和重新扩产,被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是危险的,甚至有人担心会引发又一次危机。工信部电子信息所副所长王世江就认为,国内市场启动得过快了,沉睡的产能并没有被真正淘汰,就再度被唤醒。
尽管扩产,但与过去不同的是,经历过产能过剩危机的光伏企业更加谨慎且低调了。“过去热衷于宣布扩产和签订大单,现在什么事都不喜欢太透明了。”江苏一家著名光伏企业的高管说,“包括成本也不再那么透明。”
对浙江省太阳能协会秘书长沈福鑫来说,企业的低调造成的另一种影响,是全行业的真实情况更难被掌握,如果说上一轮光伏大跃进对政府部门的反思是行业管理能力的话,现在的隐蔽性则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