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户-光伏|太阳能|PV|技术|质量|认证|标准
尚需革命性技术 光伏产业正在走向传统行业。中电光伏董事长陆廷秀认为,产业成熟度日益完善,是光伏产业步入低利润回报、低成本竞争的“传统化”特征的根本原因。 但在业内看来光伏产业还缺少“革命性的技术”。有观点认为,在供大于求的竞争市场上,单纯的降低成本只是被动的应对竞争,不会带来利润。而新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是唯一的出路。 无论光伏行业是盛极一时还是寒冬时刻,高效率、低成本永远是厂商不懈的追求,也是这一产业发展的希望所在。 “技术研发是循序渐进、不断投入的过程,也是放长线钓大鱼的工程,是持久战,而不是短期的攻坚战。”李倩坦言。 既然看好光伏业,那就要舍得投入。英利投入巨资筹建两大国家级实验室,一个是“光伏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另一个是“国家能源光伏技术重点实验室”,掌握了从高纯硅料制备、高质量晶体硅生长、超薄硅片切割、高效太阳能电池、长寿命光伏组件到光伏应用系统的各个环节的核心技术。 从目前各企业对光伏产业技术的投入,“再过3到5年,转换效率出现3%到5%的提升也不是没有可能。”李倩预测道。 但是,“先进技术能否量产值得考量。”李倩解释称,“在实验室做可能会成功,但是能否大面积推广、规模化生产则是另一回事。还有就是说,转换效率、质量都可以做得比较高比较好,但是成本是否划得来,是否能够被终端客户接受,还有待检验。” 值得一提的是,Waratah的量产并不需要推翻原有的生产线、大规模更新设备,而是在现有产线基础上进行局部优化、改造即可实现。目前,Waratah电池已经实现量产。 补贴应偏向科研 2013年,光伏方面的政策可谓是铺天盖地,各方目光更多的是聚焦在补贴上。 “现在出现,地方政府对补贴纷纷往上加,除了国家补贴的0.42元/度电外,无论是山东、江苏还是浙江、江西等地方,都出现地方政府对分布式进行补贴,目的明确为的是刺激投资积极性。”孟宪淦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直言,“效果不见得好,而且方向也不见得对。” 在孟宪淦看来,“补贴提高后,就没有人来考虑如何降低成本,何时才能实现评价上网,越躺在补助身上越缺乏动力,尤其发展光伏这种新兴产业,我们还缺乏创新措施,把钱都给在了补贴上和扩大规模上,那么这个产业永远没有希望,而这笔资金更应该用在科研开发上,促进企业集中精力搞科研。” 如果能有更多的资金支持研发,将获得更多企业支持。李倩表示,“企业肯定希望政府投入更多的科研经费,一方面是,对企业科研的激励;另一方面是,鼓励企业能在科技创新上投入更多。” “虽然,目前国家也对企业给予相应的科研项目补贴,但是还应加大补贴力度,同时,对企业促进也会更强一些。”李倩告诉记者,光伏领域投入的研发费用一般比较高,动辄可能就达到上亿资金,如果全部由企业承担,那么企业的压力也蛮大。“希望国家能有政策导向,通过相应部门调研,倾向或引导企业对某一方向进行研发,这些项目给予更多的补贴资金,比如80%、90%都可以补贴。对于企业,也可以有倾向性的申请这些项目,对推动整个行业的科技创新效果会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