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户-光伏|太阳能|PV|技术|质量|认证|标准 - 光伏测试网
用户名: 密 码: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 找回密码
QQ登录
2023年度N型电池技术发展与设备创新论坛     第四届全球钙钛矿与叠层电池(苏州)产业化论坛暨钙钛矿光伏学术+产业+资本融合创新年会
光伏测试网 测试交流 行业研讨 查看正文

航天机电何以“软着陆”终端电站?

2014-4-2 22:50| 发布者: Logan| 查看: 8382| 评论: 0|来自: PV-Tech每日光伏新闻

摘要: 作为中国第一家以“航天”命名的A股上市公司,上海航天汽车机电股份有限公司的业务板块涉及新能源光伏、高端汽配和新材料应用,对于其2013年业绩,在长城证券等分析师的评级中,航天机电以深耕细作、广泛布局获得“ ...

  技术支撑

  航天系统央企的出身,技术与经验成为航天机电的显著优势,而以张忠卫博士为代表的研发技术团队及管理体系是其中关键的“软实力”。

  张忠卫给航天机电光伏技术定位在“领先者”而非“领跑者”,他的观点是:在技术上处于一线梯队(不一定是绝对的领先者),只要盈利模式对头,就能赶快出效益。目前,航天机电现有生产线平均效率是单晶19.3%(后续P型单晶平均转换效率有望达到19.5%以上,而N型单晶预平均转换效率期将达到20%以上),多晶18.0%。

  2008年以来,太阳电池批产平均效率每年约提高0.5%,提升太阳电池光电转换效率一直是太阳电池生产商追求的目标,也是进一步推动光伏发电技术拥有更广泛应用的有效途径。为此,太阳电池生产商及材料、设备供应商为提升效率做不断的技术尝试,同时绞尽脑汁寻找降低成本的途径。

  航天机电电池片的研发线投入超过1.5个亿,每年还有持续几千万的投入。张忠卫认为,对于技术发展同样需要保持清醒。有些技术实验室能做到很高效率,但未必量产也可以。如果是用新增设备和工艺来实现,不能光看设备目前有无卖点,而是看技术的拓展性、产品寿命周期、批产设备的降价潜力、给产品带来的性价比提升等。

  “现在航天机电在各个技术方向上都有做研发探索工作。对于技术路线的选择,一是不改变目前的硬件条件,改进技术和引入新材料,最大程度发挥现有生产线的潜力;二是在现有生产线基础上进行局部技改,最大程度的提高产品性价比。有些局部新技术投资较大,拓展空间却不大,如果效率的阶段提升是以很大的资本付出为代价,对于企业而言没有意义。”技术出身的张忠卫并不盲从技术,而是注重结合市场及企业立场选择最合适的技术。

  2013年中国光伏制造商对与印刷工艺的需求呈现出新的特点,由于设备的进一步更新、导电浆料的进一步升级,使超细栅线太阳电池金属化逐渐成为可能,业内知名光伏公司纷纷推出了四主栅、五主栅电池及组件。

  2013年11月28日日本东京,航天机电也发布了新型高效Multitech太阳电池和组件,新产品采用最新四主栅技术。目前,航天机电高效多晶四栅已得到批量验证,采用新一代高效硅片,平均效率18.0%。高效四栅组件的平均功率达260W以上。

  张忠卫认可多主栅技术是目前常规电池组件技术改进的主要方向之一,他介绍道:“多栅电池可以降低串联电阻,提高0.2%的电池效率,同时降低组件CTM约1%,使组件功率挡位提升为一档(5W)。多栅技术使电流分散,减少热斑,同时焊带可以做的薄一些,柔软性强了,组件的可靠性提高了。 这项技术基本不会增加材料与工艺成本,只需在电池测试设备与自动焊接设备上做少量升级,我们现在五主栅电池也已经做出来,是国内第一家拥有五栅电池自动焊接批产技术的公司。”

  “但是做到五栅是一个临界点,五栅以上是十五栅、二十栅,以目前的封装技术四栅和五栅是比较合适的。事实上国外在这块技术早有追溯历史,现在关键是我们可以用低成本的批量化手段来将其实现,高效低成本、快鱼吃慢鱼是光伏产业的主旋律。”张忠卫强调成本,同时看重技术的可优先实现及延续性。

  出于以上考虑,单晶技术方面航天机电倾向N-PERT(双面钝化)技术,它的优势是采用N型衬底、无衰减,可双面发电,部分技术可用于研制IBC电池,航天机电目前用PERT技术在现有基础上可以将电池效率做到20.5%。“N型硅片成本和工艺成本是决定PERT电池能否大批量应用的关键,眼下N型硅片成本还较高,但N型单晶硅片制造商中环、隆基、卡姆单克、锦州阳光、上海申和等都在生产,降本只是时间问题。”张忠卫客观分析道。

  对于未来新一代高效太阳电池技术走向,张忠卫表示:“从目前技术分析,多晶批产效率极限是19%左右;类单晶的极限是19.5%左右;单晶在现有技术基础上,加上PRET、PERC等技术,单晶极限是21%左右。未来高效电池技术能成熟商业化的仅有2种:日本三洋/松下HIT电池与美国SUNPOWER IBC电池(两者结合的HBC电池正在探索中),IBC电池与HIT电池的共同优点是均能获取24%以上的高转换效率,均能适应薄型硅片,弱光相应好,无PID,单位面积发电量大。两者也各有不同的缺点,IBC设备投入大、工艺复杂、对硅片要求高,成本也高。而HIT则是设备、TCO和银浆成本较高、界面稳定控制技术难度大、对硅片电阻率均匀性要求也高。这需要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及需求进行选择,航天机电会加大3-5年前瞻性研发的力度(如高效低成本IBC电池),为2016年后产业的升级换代打基础。”
免责申明:感谢您对TestPV的关注。本网站所发布的信息来源于网友投稿、转载或本站原创,不能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仅供参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及原作者,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有版权冲突和其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进行处理。欢迎广大光伏企业和热爱光伏的人士进行投稿,投稿邮箱:info@testpv.com。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领跑者创新论坛公众号二维码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