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户-光伏|太阳能|PV|技术|质量|认证|标准 - 光伏测试网
用户名: 密 码: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 找回密码
QQ登录
中国钙钛矿与叠层电池(大西北)产业化论坛     中国钙钛矿与叠层电池(大西北)产业化论坛
光伏测试网 测试新闻 光伏新闻 查看正文

三因素阻光伏良性回归 落后产能现复燃苗头

2014-4-22 17:08| 发布者: echo| 查看: 5324| 评论: 0|来自: 中国能源研究会

摘要: 随着光伏组件价格的回升,整个光伏行业在经历了三年亏损之后迎来扭亏为盈的平衡点。然而,我国光伏行业远未走出困境,不仅面临着兼并重组迟滞、品质竞争乏力等障碍,更有一些地方政府盲目乐观,再现越位干预,以致出 ...
  据了解,SUNPOWER、日本夏普等全球光伏行业以技术领先著称的公司,其高效光伏电池的光电转换率已达到22%,而我国还停留在两三年前的约20%。
  高纪凡介绍,我国光伏行业多年来走了一条低价竞争的发展道路,对产品品质与品牌影响力重视不足。“对欧盟价格承诺后,原有的缺陷被突显出来。中国光伏产业是否良性发展,不仅要看全球的市场份额,更要注重在欧盟、日本等光伏高端市场的占有率。”
  采访中,中电光伏、常州天合等光伏龙头企业都坦言,我国光伏行业兼并重组的迟滞造成优势企业难以胜出,长期在盈亏平衡点附近挣扎,导致产品升级“少钱可用”的困境。
  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秘书长王勃华介绍,另一方面,我国光伏产业走高品质道路还面临着市场端的短板。“高性能光伏产品面市之初往往性价比不高,具备市场竞争力需要市场与时间的培育。在市场端,日本、美国市场对性价比的敏感度较低,而我国一直是低价竞标。”
  政府频频越位 落后产能死灰复燃
  随着光伏业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扭亏为盈,记者采访发现一些地方政府蠢蠢欲动,动用行政手段为光伏落后产能的死灰复燃推波助澜。
  记者在江苏一地级市了解到,2013年下半年以来,该市为了助力当地光伏企业复苏,向市光伏产业协会拨付财政资金,再由产业协会出面,对在市域内完成配套产品采购的企业进行奖励。
  王世江介绍,在作为光伏原料的多晶硅领域,我国43家投产企业去年仅9家企业维持生产,但这些停产一年多的34家企业中却仅两三家破产。近期,记者在青海、四川、江西了解到,产业出现回暖迹象后,这些'停产而不破产’的企业正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开展复工准备。
  黄河水电公司新能源分公司在西宁经济发区的多晶硅项目有两条1250吨的生产线。因单线规模过小,生产能耗居高难下。该公司副总经理刘刚介绍,每吨多晶硅的生产成本为17万元,产品全部由同属黄河水电公司旗下的光伏电池片企业按每吨25万元,进行内部采购。
  记者了解到,当前多晶硅的市场价格仅为每吨15万元。黄河水电公司新能源分公司的多晶硅项目显然已无法适应市场竞争。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本该被市场淘汰的多晶硅项目,不仅作为国有企业的黄河水电公司不惜代价“托底”,项目所在地的青海省政府更协调银行放贷,希望借光伏行业性扭亏的时机,进一步扩大产能。
  一位业人士介绍,为促使停产多时的“僵尸企业”复工,今年下半年以来,在金融部门对光伏产业普遍收紧银行的情况下,一些地方政府甚至以政府融资平台向银行贷款,再转手将资金输送给光伏企业。这样的做法使国家以金融手段促进光伏产业兼并重组的效果大打折扣。
  “去年上半年,有一家停产多时的中型光伏电池片企业找到我们,想把设备低价出售。可下半年组件价格回升后,这家企业得到了当地政府的资金扶持,一边欠着银行的贷款,一边又开始恢复生产。”陆廷秀介绍。
  “我国光伏行业亟需深度调整,消除落后产能。但现实是光伏行业稍有些好转,地方政府从局部合理利益出发,调动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养落后产能。”王世认为,没有'企业破产去产能’这条腿,仅靠'市场需求增加’的单脚跳,光伏行业的供需平衡会被延迟三四年。更可怕的是,到时行业秩序仍是一片混乱。”
  业内人士认为,一方面我国的光伏行业要加强自律,坚持按市场变化决策,避免为地方政府的盲目乐观情绪鼓动而冒进。另一方面,银行受地方政府左右的非市场化信贷情况短期恐难于改变,加之国企在光伏产业中的非市场化经营,可见的一两年内光伏行业恐难以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12
免责申明:感谢您对TestPV的关注。本网站所发布的信息来源于网友投稿、转载或本站原创,不能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仅供参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及原作者,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有版权冲突和其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进行处理。欢迎广大光伏企业和热爱光伏的人士进行投稿,投稿邮箱:info@testpv.com。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领跑者创新论坛公众号二维码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