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户-光伏|太阳能|PV|技术|质量|认证|标准
2013年9月,工信部制定了《太阳能制造行业规范条件》,对境内所有类型的太阳能企业的生产规模和产能、现有的生产工艺和新建企业的技术要求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按照此行业规范条件,现有光伏制造企业及项目,若未满足规范条件要求,将根据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指导下,通过兼并重组、技术改造等方式尽快达到本规范条件的要求。 6月23日,工信部公布了第二批太阳能企业准入名单,本次共有52家太阳能制造企业在列,与公示的74家相比,共减少了22家。 业内人士表示,被排除在第二批太阳能企业准入名单之外的22家企业可能是现场审查不合格所致。 那么,被工信部“砍掉”的22家企业都是哪些呢? 在工信部公布第一批光伏企业准入名单中,也由拟公示的134家最终确定为109家,被砍率为18.66%。本次的被砍率为29.73%,通过率更低。 为何大量企业未能进入名单? 在审核准入名单时,执行相当严格的标准。第一轮地方经信委遴选后,上报至工信部,对照《规范条件》的标准与要求,工信部对企业上报信息进行了再度审核,进行公示。对信息存疑或遭举报的企业,工信部再组织专家团队对企业进行实地核查,才有最终名单。 从数据上看,被砍率29.73%,相当残酷。但数据背后却显示了我国光伏存在的一些问题:光伏产品质量差、门槛低、企业乱入…… 业内人士称,众多企业未通过审核主要因为以下四种情况:一是未能通过环评验收;二是产能或者产能利用率不达标;三是不具有省级以上独立研发机构、技术中心或高新技术企业资质,研发及工艺改进费用不足;四是产品衰减率和水耗、能耗等指标未达要求。 《太阳能制造行业规范条件》提出的标准相当高。就多晶硅企业来说,在产量方面,多晶硅公司要达到每年1500吨,硅片公司则需要有2500万片的产出。另外,对企业也提出了一系列的技术要求,如多晶硅、单晶硅电池的转换效率要不低于16%到17%,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也不能低于14.5%等。 虽然会造成一部分企业破产倒闭,对他们来说不太好,但整体来说严格执行《太阳能制造行业规范条件》对调整光伏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该《条件》提高光伏行业门槛,要求企业执行严格的标准,加速行业优胜劣汰。有助于规范光伏产业发展秩序,提高行业发展水平,加快推进光伏产业转型升级。那些没带来新一轮的“整合”潮。 同时对于我国光伏企业也是一个警示,产品一定注重质量而不是只看产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