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户-光伏|太阳能|PV|技术|质量|认证|标准
摘要:在介绍铝硅相图、铝背场形成过程以及铝背场结构的基础上,阐述了丝网印刷晶体硅太阳电池弯曲度产生的原因,介绍了目前国内外解决晶体硅太阳电池弯曲度的几种方法,最后提出改变浆料成分是解决弯曲度的最佳方法。 引言 目前,晶体硅仍然是最主要的太阳电池材料,市场份额约为90%。太阳电池生产成本的50%以上来自于硅材料,减薄硅片是电池生产厂商降低生产成本的主要手段之一。硅片的厚度从最初的300μm微米到现在的200μm,并且向150μm或更薄化发展,且工艺基本上都采用丝网印刷和烧结来制备。由于硅片减薄,烧结过程中,电池片容易发生弯曲,而弯曲的电池片在后续工艺中容易破碎,降低成品率,增加电池生产成本。因此,减小薄片晶体硅太阳电池弯曲度已经成为太阳电池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国内外关于薄片晶体硅弯曲度已经有一系列报告。 1铝背场的形成过程 1.1 铝背场的形成过程 为了更好的了解弯曲度产生的原因,本文将结合电池片传统烧结曲线、铝硅合金相图以及烧结时背场成分变化,介绍铝背场形成的微观机制。 图1为传统晶体硅太阳的电池烧结曲线,该曲线主要由烘干区、烧结区以及冷却区3个部分组成。 对应这三个组成部分铝背场的形成过程可以分成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有机溶剂溶剂挥发,如图3(1)所示,温度范围100~200℃。生产晶体硅太阳电池的铝浆通常由1到10μm的超细铝粉、玻璃粉、有机粘合剂以及有机溶剂四部分组成。在烘干阶段,铝浆中的有机溶剂大量挥发,从而使印刷在硅片表面的铝浆成为一种多孔的结构,该多孔的结构由有机粘合剂粘结在硅片的表面,铝浆的印刷量一般在0.7mg/cm2,厚度在40μm左右; 第二阶段,铝融化侵蚀硅片表面,如图3(2)所示,温度在铝的熔点660℃,如图1中的第一个平台。此时,接触硅片表面的液态铝沿着相图中的红线即液相线随着温度的升高由2点开始向上移动,在硅片的局部区域形成液态铝硅合金; 第三阶段,铝硅的质量传输,随着温度由相图中的2点移至3点,合金中的硅的含量逐渐升高,铝硅进行着质量的传输,其传输线路为硅由基体向铝传输,而铝由铝浆向基体传输,两者的传输路线相反,见图3(3)所示。 第四阶段,峰值温度阶段,在此阶段,铝硅液态合金相中硅的含量达到最高,接近30%,且液态相贯穿整个硅片表面; 第五阶段,冷却阶段,此时合金中铝硅的质量传输方向和第三阶段相反,合金的成分沿液态线由4点向3点移动,液态合金中的硅向硅片表面传输,在硅片表面外延生长,含有少量的铝,形成硅的铝掺杂; 图3 铝背场的形成过程 图4 铝背场的扫描电镜照片 第六阶段,凝固阶段,温度在铝硅共晶温度577℃,对应相图中的6点,此时,铝硅合金中硅的成分达到共晶成分,约占12%,形成完整的铝背场,同时在铝硅合金前表面外延生长了一层再结晶的铝。图4为经过HF酸以及HNO3腐蚀后的铝背场的扫面电镜照片[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