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户-光伏|太阳能|PV|技术|质量|认证|标准
近期,信息较为集中地显示出,目前国内已建成运行的光伏电站中,因设备质量原因造成的系统事故正在成为显性问题之一。甚至有调查数据显示,竟有高达三成以上的光伏电站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设备质量隐患。 这无疑给电站持有者带来了巨大的“消缺”压力和投资风险。 分析人士认为,这是由于一些光伏电站投资者并不以最终持有电站经营为投资目的,而一味追求低成本、忽视电站质量的结果。 这或许将影响更多潜在投资者对这个清洁能源行业原本积极的投资热情。他们,正是光伏电站市场一直都在期盼的行业接盘者和托底者。 一切后果,都有前因;一切前因,皆成后果。 谁在作,谁知道。 只不过,后果,却有可能将由全行业共同买单。正如养猪的人不吃猪肉,也由此让越来越多的人不敢再吃猪肉的原委一样。 当然,对于那些企图通过卖出电站套利的“伪业主”们而言,这也很有可能让他们把电站砸在自己手里,而成为不得已的“业主”。一如“炒股”炒成了“股东”一样。 这是市场的规律。 “业主”面面观 几乎在每一趟通往西部的航班上,都有光伏人;几乎每一个光伏人,都像“业主”。 他们东奔西跑、南下北上,足迹遍布塞外荒漠、戈壁边疆;他们踌躇满志、信心满满,“历尽艰难”,一心只为光伏。 业主,是业内对光伏电站投资所有者的俗称。正如任何一个市场链条上的消费者一样,“业主”是维系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这个群体越大,则表示产业愈健康、可持续。 似乎一夜之间,中国光伏电站市场上的“业主”们,便如雨后春笋般齐齐冒了出来。使得这个市场顿显繁华,也让市场指标——项目“路条”,一时洛阳纸贵。 阳光底下,总有阴影随行。正是在这些繁荣了中国光伏应用市场的“业主”中,却有许多人,甚至从来都没有打算通过持有电站发电来获得投资收益。他们的目标,是建成电站后卖出获利。他们只是光伏电站的暂时“业主”,或可称之为“伪业主”。 当然,这是一门生意。从商业的逻辑上,有买有卖,无可厚非。 只是,随着一座座巨大的光伏电站沿着地平线壮观的延伸开去,一个同样巨大的难题也由此愈加显现:这些电站,谁来接盘? 猪肉的剧情,看起来正在被毫无科技含量的简单复制。 一些光伏电站正在逐渐暴露出来的质量事故和严重的质量隐患,或正在影响着潜在投资者们的投资热情。 一位原本计划成立产业基金收购光伏电站的投资公司人士告诉《太阳能发电》杂志记者,经过调研后他们认为,目前国内已建成的光伏电站中,具备投资安全边际的潜在可收购对象非常少,除了政策及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因素外,最大的担忧,正是对这些光伏电站的质量缺乏足够的信心。 “我们已暂停直接收购已建成光伏电站的计划。”他说。 隐患接连显露 日前,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王斯成在一个论坛上公开表示,在走访了西部一大批正在运行的光伏电站后,他发现,国内光伏电站的整体质量不容乐观。 其中,光伏组件发电功率衰降现象较为严重,晶体硅组件两三年内的衰减率在3.8%-7.0%之间,非晶硅电池组件衰减率高达20%,都明显高于正常值。 如果这还算投资者尚可承受的范围的话,则更多的信息显示,情况委实难言乐观。 有媒体报道指出:“一些建成仅两年时间的光伏电站,部分组件的光电转换率已经严重衰减了30% 以上,其他如光伏组件变黄爆裂、支架事故,也屡见不鲜,如家常便饭。” 另据公开信息,由中国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在今年上半年组织的一次大范围光伏电站质量调查结果显示,大约有30% 的建成三年以上的电站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甚至有建成不过三年的光伏电站的组件衰减率竟然高达68%。一些建成刚一年的电站,也因设备质量问题在成本和收益上表现出了较大的波动。 可是,国内光伏电站规模化建设的历史,也不过才区区三年多的时间。 尽管历史不长,中国光伏发电年度装机容量却已于2013年突破了10吉瓦规模,并由此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发电年度装机市场。对于这样一个巨大的市场而言,如此普遍的质量问题,非同小可。 市场的难堪 “即或刨除那些以倒卖‘路条’为营生的‘皮包公司’,行业内也仍然至少有超过半数以上的投资者,并不以持有光伏电站发电获取赢利为根本投资目的,而是希望建好电站后赶紧卖出,以此消纳自身产品、获得差额利润。” 一位业内资深专家告诉《太阳能发电》杂志记者,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的光伏电站投资者,都是光伏上游制造业企业。其投资电站的目的更多在于消纳上游产品,要么属于不得已,要么是为博取更高利润。 他表示,由于这样的身份和投资立场,决定了这些投资者对电站的质量重视不足。“虽然,上游制造业企业投建光伏电站并非造成质量问题的必然逻辑原因,但不可否认的是,不少光伏系统的质量问题,确实是基于这一立场的结果。” 上海电力设计院总工程师郭家宝则认为,这其实是一个市场难题,是这个市场最难堪之处。 “由于光伏电站的投资环境还存在着诸多的不确定性,对于真正的投资者的吸引力不足,因此上游制造业企业不得不自己投资电站,以拉动产业发展。” 他对《太阳能发电》杂志记者表示,光伏电站出现的较普遍的质量问题,既有业内投资者更多只考量成本而非基于电站品质的主观因素,也有目前国内光伏电站市场的质量体系、监管体系不健全的环境因素。 郭家宝认为,对于这个市场体系尚处建设初期的新兴产业而言,业界的自律,应该担负起更大的责任。否则,投资者除了将因缺乏自律而付出代价外,还可能将承担市场体系不健全带来的规则风险和社会风险追诉。 创新?还是无下限? “为了降低组件成本,除了使用等级较低的电池片,一些企业甚至使用劣质EVA 或背板材料;而有的逆变器企业,除了将核心功率模块由传统一流大厂产品改为非主流供应商产品外,还大量使用成本低廉的电子元器件,乃至劣质产品;光伏支架的材料,也是一再变薄⋯⋯” 据多位业内人士对本刊记者透露,在市场价格的压力下,业内几乎所有环节的产品生产,都有企业在尽可能的使用替代材料,或者缩减材料。 但有光伏制造企业人士则认为,作为一个新兴行业,由于光伏自身的标准体系还不完善,不少环节都是参照其他行业的标准在执行,这些标准可能并不见得适合光伏,因此存在着创新的空间。 以相对较为简单的产品——光伏组件支架为例。据一位光伏支架制造企业销售负责人透露,由于价格竞争过于激烈,目前国内的光伏支架产品,无论材质还是材料厚度,都有减料现象。 “比如,标准规定光伏支架材料的厚度为2厘米,一些小企业的做法是,使用1.8厘米的钢材,双面镀锌各0.7厘米,加起来1.94厘米,基本符合标准规定的公差范围。”他告诉《太阳能发电》杂志记者,目前的光伏支架标准是参照建筑钢结构标准制定的,远高于光伏系统的实际需求,因此缩减一些材料并不影响光伏系统的正常运行。 不过,规则一旦被突破,则就再难有下限。 郭家宝认为,光伏系统产品的标准体系确实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这也是促进光伏降低成本和提升技术的有效手段之一,但企业自主进行的标准优化或材料缩减行为,却绝不可取。“这个口子一开,你可以薄一点,我也可以再薄一点,哪里才是底?” “遵守规则和创新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他强调说。 社会风险的可能追诉 正如温州人曾经的纸皮鞋生意,大家都知道这不合理,但大家都在这么玩。 或许,不少的光伏电站“伪业主”,也希望通过降低成本、积累实力。然后,等兜里有了钱,再做个“好人”。 只不过,纸皮鞋穿不死人,但如果动辄上亿乃至数十亿投资的光伏电站玩砸了,恐怕有的人将不得不跳楼。 随意突破规则的后果,则是投资者将因此面临巨大的社会风险。更多的风险,可能将在电站销售过程中或销售之后出现。 “当你的电厂出售,如果人家买过去不出什么问题则罢,如果出了什么问题,或者他要玩点什么花样,找检测机构一检测,原来你的设备不符合国家标准。好吧,我告你。这种官司谁输谁赢毫无悬念。如果你企业倒闭了,找不到你了还好,如果你做大了,那就更好,你赔偿吧。” 郭家宝表示,尽管现有的行业技术规范可能有值得改进的地方,但却正因为有这样一个社会认可的标准,光伏电站如果出现非人为损坏,则是自然灾害,属于不可抗力,而不是人祸。如果电站设备本身不符合已有标准,一旦出现事故,即使是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责任也必然要由投资者来承担。 “比如房屋的抗震标准是6级,出现8级地震而死了人,这属于自然灾害。但如果只是5级地震就死了人,那就是你建筑的责任了。”郭家宝说,这是一个社会问题,但由此带来的风险,却很可能将由电站投资者来买单。 因此,他认为,姑且不论类似“6级地震”或“2厘米厚度”的标准如何而来,是否符合实际需求。但至少,随意降低标准的口子绝不能轻易打开。 天使与魔鬼之间,或不过窗纸之隔。对规则的突破,既有可能是创新和进步,也有可能是偷工减料、以次充好。 对于尚未实现平价上网的光伏发电而言,通过创新降低成本和提升技术,应该鼓励。但任何的创新,都仍然需要建立在遵守现有标准和规则的基础上。 这是“业主”,或者说这个市场的所有玩家们,都必须尊重和承担起的社会责任。否则,即便建成的光伏电站在质量上有着充分的设计和技术保障,但只要不符合现行标准,投资者仍有可能面临着巨大的社会风险追诉。 而那些一味追求低成本而忽视质量的电站,则不仅是“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败坏了光伏行业的声誉那么简单。它们犹如一颗颗地雷,即使侥幸卖出转手,或迟或早,也必然有人要为此付出代价。 赌博者的击鼓传花游戏,必然是所有赌博者头上都悬着一把随时可能掉下来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这也正是猪肉的逻辑。 郭家宝认为,索赔的情况,一定会在将来发生。在时下的经济语境里,光伏电站的投资收益率及其良好的金融属性,已足可傲视诸多其他产业,这正在吸引更多的长线投资者开始介入。 但对于那些寄望于卖出电站获利的光伏电站的“伪业主”而言,可能只猜中了故事的开头,却没有猜中结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