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户-光伏|太阳能|PV|技术|质量|认证|标准
研究光伏产业时间长了,会有一种自豪感,因为过一段时间,你会发现中国的组件生产能力全球第一了,再过一段时间,你又会发现中国的光伏电站年度建设规模全球第一了,而且你会坚信在不远的前方,中国光伏还会取得新的全球第一。 时至年底,是对中国光伏进行回顾和展望的时候,量的变化总是思考的出发点。回顾2014年的中国光伏,不知为什么这种定式思维好像已经不能达到想要达到的空间,同于往年的是你仍会关心产量如何、增长幅度如何,不同于往年的是你会意外发现对中国光伏的思考已经不仅是如何赶超世界,而是如何走在世界的前面。 “中国光伏正走在世界前面”的内涵一定不限于光伏产品销售量全球第一、年度光伏电站安装量全球第一,它应当包括中国光伏从量变到质变的全部过程,它的表现形式是从非完全市场化向完全市场化的过渡,过渡的结果又反过来促进光伏市场规模化的发展。这一质变过程所需要的时间现在无法预计,但是质变的问题已经到了可以讨论的时候,这就是分析2014年中国光伏时与往年最大的不同。 中国光伏的进步正在从量变到质变 从本世纪初光伏大规模工业化以来,人们对光伏产业的分析,基本停留在对不同国家补贴政策力度、产品产量、电站建设总量、增长幅度及市场占有率等数量的统计和预测水平上,回顾2014年全球各大研究机构对光伏产业不同财报期的分析也是如此。但是,对于2014年光伏产业发生的个别现象的研究如果仅仅限于这一层面似乎是不够严谨的,它们看似是数量变化,却是否隐含着本质的变化?例如6月9日中午德国光伏发电量占到当日发电总量的50%,例如“光伏发电平价上网”正在从个别现象变为被更多提及的事实。这些现象,虽然零散、虽然还有很多不确定性,也许并不说明什么,但是长时间关注光伏产业的感觉在提示人们,光伏产业是否正在发生着从量的变化到质的变化,虽然还远未到定论的时候。 讨论这一现象,也许分析中国光伏更有代表意义,因为它是世界光伏大国。如同确定一个地理位置,离不开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一样,确定中国光伏产业当前处于一个什么阶段,可以从这样几个维度进行观察: 政策角度,中国政府对光伏产业的重视程度无人能及、意义深远。从2013年《国务院关于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开始,国家相关部门对光伏产业出台的政策,从宏观到微观,从规划到管理,从中上游产品加工到下游电站建设,粗略统计,国家级文件数量2013年是14个,2014年也在10个以上,各地方政府的配套文件更在几十个,补贴标准从每瓦0.1元到3元不等。光伏产业从非完全市场化到完全市场化,是一个技术不断提高带来成本下降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探讨通过最小补贴成本获取最大市场效应的过程,光伏是人类全新的事业,它需要以积极的心态不断探讨向前。所以各级政府密集出台的光伏产业文件,表面看是一个数量变化,背后却是推动一个产业的质变过程。 |